第六章 守株待兔

作者:蜀三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如果是流匪的话,这案子怕是就得成为一桩无头案。

为此,宋志很是伤脑筋,毕竟四条人命,而且其中还有两个是出家人,此案一定会引起百姓的关注,乃至于上级的关注。

果然不出所料,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引起了一片轰动。

不仅仅是钱塘县,就连周邻的几个县也在传这桩案子。

很快,另外两个死者的身份也查明了,一个叫卓氏,乃是东里镇一大户人家的夫人,另一个是卓氏的丫鬟。

卓氏的丈夫名叫常文山,举人功名,其父亲当年官至四品。

总之,常家的家世不简单,乃名门望族,一方乡绅,这就更加令得宋志压力山大。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不破此案,常文山必定不会罢休,搞不好到时候上级也会追责。

所以,无论如何他也要寻找一切线索破获此案。

宋志多次亲自前往智华庵寻找线索,结果却一无所获。

直到有一天,他再次带人在庵里寻找一切蛛丝蚂迹时,一个外地行商来到庵里,一见有衙门里的人在,不由脸色一惊,匆匆忙忙转身离开。

衙差眼见此人神色慌张,便将之拦了下来,并去禀报宋志。

结果,那人一听说庵里发生了凶杀案,吓得一头冷汗,一个劲地叫屈,说自己只是路过。

宋志可不管这么多,先将人押回县衙慢慢审问。

那个行商吓到了,生怕将杀人的罪行栽到他头上,便如实交代了他为何到庵里的原因。

听完此人的交代,宋志不由一脸震惊……

他万万没有想到小小的智华庵竟然还藏着这么大的隐密。

原来,妙净、明空师徒二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的出家人。

表面上是出家人,暗地里却干着一些不可描述之事。

只不过,师徒二人做的相当隐密,本地百姓根本不知她们暗地里的勾当。

这个外地行商便是师徒二人的一个老相好,每次到钱塘县来都会到庵里一趟,有时候还要在那里过夜。

当然,可不是白吃白喝,银子还是要花的。

听到行商的一番交代,宋志终于解开了心里的一个疑惑。

当初在搜寻房间时,手下从师徒二人的房内搜出了一些花花绿绿的小衣。

只不过,宋志当时也没有在意,认为对方虽然是尼姑,但终究也是女人,爱美之心嘛。

现在忆起来,方知没那么简单。

经再三审问,宋志确认那个行商的确只是偶然到来,与凶杀案无关。

只不过,他并没有立即放人,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突破点。

于是,宋志派手下秘密盯着智华庵,凡有人进去就带回衙门问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