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韩馥之死

作者:楼卖玉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邺城。

刺史府。

袁绍脸色阴沉:“他拒绝了?还让我三日之内退出邺城?”

“狂妄,放肆,该死。”

荀谌笑着说道:“主公息怒,潘凤是答应还是拒绝并不重要,此乃阳谋,假以时日,必能让冀州军军心涣散。”

袁绍稍稍消气,问道:“友若,接下来该怎么做?”

荀谌拱手道:“潘凤不是说给主公三日时间考虑吗?哪怕是做样子给底下人看,展示对韩馥的重视,他也会按兵不动三日。”

“主公明日一早,派人大张旗鼓将韩馥带到城墙上,让冀州军好好看一眼,只待冀州军军心不稳,便可下令出兵掩杀,一举破之。”

袁绍颔首赞道:“友若真乃吾之子房,潘凤不足为虑。”

……

“砰砰砰。”

邺城大街上,一队人敲着锣鼓驱赶人群:“韩刺史出行,闲杂人等退让。”

袁绍听从荀谌的建议,一大早就派人敲锣打鼓“送”韩馥上城墙。

沿途主动告知路人韩馥是去招降冀州军的,以免邺城遭受兵祸,唯恐他人不知。

再安排探子于人群之中造谣,一边夸韩馥仁德,一边大骂潘凤残暴不仁,以下犯上。

总得来说,就是打舆论战。

平民百姓易受蛊惑,很快就有一群人被带动节奏,跟着一起声讨潘凤。

可传入市井,有人提出质疑,潘凤将军不是带兵出征,迎战入侵者,保卫冀州去了吗?

咋就变得残暴不仁了?

接着质疑声越来越多,有人扒出来韩馥被人软禁,邺城易主的真相。

或许连荀谌都忘了,潘凤带去迎战公孙瓒的五万大军,一万以上来自邺城。

他们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加起来,起码六万以上。

而整个邺城才三十万人,意味着五分之一的人,和城外冀州军是亲属。

你让他们否认自家人属于正义之师?

不如跑到某个同姓陈的村子,说姓陈的都是傻叉。

看他们会不会以“德”服人。

荀谌还漏算了一点,那就是城内世家的态度。

本来袁绍夺取冀州不算啥,毕竟袁家是世家的一员。

哪怕为了以绝后患,杀了韩馥亦在情理之中。

可你拉着韩馥“游街”?

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

不知道士可杀不可辱吗?不懂要给别人留一份体面吗?

当然,这并不影响袁绍占据邺城,也不妨碍韩馥被推上城墙。

好巧不巧,在潘凤的指使下,公孙瓒集结了五千以白马义从为首的善射骑兵。

他们排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