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还以为冀州是他们家的。
这样下去哪行?
很多人还等着他带着大军找袁绍报仇呢。
不把后顾之忧解决,他哪敢轻易带着大军离开邺城?
潘凤命人给韩钰盖了一件大衣,以防少年着凉。
接着起身找荀谌去了。
想招揽世家,还得询问世家子弟的看法。
……
荀谌办公的地方,在州牧府的另一侧。
说是州牧府,其实就是原来的刺史府,只不过换了一块匾。
潘凤过去的时候,荀谌还在,像是在刻意等他一样。
他笑着望向潘凤:“潘将军匆匆而来,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一副气定神闲胸有成竹的模样,让人忍不住往他脸上打两拳。
话刚落音,一阵咕噜声响起。
两人相视一眼。
荀谌愣了一下,面露尴尬之色,太失礼了。
潘凤哈哈笑道:“民以食为天,肚子饿又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正巧本将有事要与友若先生详谈,你我不如边吃边谈。”
“来人,让厨房将晚饭端来,本将要在这里和友若先生用餐。”
说完毫不顾忌坐在荀谌面前,将他想到问题说了一遍。
荀谌面露沉思之色:“将军想从世家中多招点人才?此事恐怕没那么容易。”
“哪怕是世家,也不是说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太低了,将军未必看得上,太高了,他们未必看得上将军。”
荀家作为颖川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整个家族也就凑了个荀氏八龙。
其余世家可能就更少了。
谁会轻易在幼主和武夫的组合上下注?
潘凤纠正道:“本将没想过一定要招揽先生这等大才,稍差一些,亦非不可。”
“主要一些小事,能在他们手上处理完善,先生与本将,至于最终定夺。”
他甚至打算参照现代社会的审批制度。
问题谁提的,怎么解决,
负责处理的每一个人,都填好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那大多数情况下,潘凤只需在多个处理办法中,选出最好的一个。
少数情况才会和他现在一样,忙的像鬼似的。
这样无疑减轻了他的负担。
但要这么做,主要在于拥有诸多才能的人才。
荀谌想了想道:“这样的话,我写几封亲笔信,让人送去与荀家交好的世家,多少送几个过来。”
潘凤摇了摇头:“几个可能不够,冀州太大,需要大量官吏的介入。”
荀谌反问道:“那将军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