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把当地变成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
而部落是真的很惨,越打越穷,有的穷到吃泥巴,没有马,也没有铁器,彻底失去造反工具。
但是这里有一个例外,毕竟只是99%,漏掉那1%,就是建州女真。
为什么是建州女真?
初到辽东,所有强大的落部都是李成梁的眼中钉,肉中刺,不除不快。
自然包括建州女真,当时它的头领叫王杲。
这个人用后世话叫‘贱人’,他原本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地主,后来势力壮大,明朝封他当建州卫指挥使。
官位不低,这个人不满意,自封当都督。
王杲的地盘靠近抚顺,明朝允许他跟抚顺做生意,收入很高,但这人不满意,诱杀掉抚顺守将,非要去抢一把。
因为他经常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于是李成梁对他也不满意。
1573年李成梁上任的第三年,跟这个总是对生活不满意的王杲打了一仗。
结果可想而知,跟不会输的人打仗,那不是找死吗?
王杲拼命逃跑,李成梁也是执着的,狂追到底,从建州一直追到海边,王杲束手无策,只能投降。
按猛人的行为方式。
投降?想多!
王杲大部分属下被杀,他本人被送到京城菜市口与老百姓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见面会。
表演摘脑袋~
但是,在乱军之中有一个人跑掉,这个人叫阿台,是王杲的儿子,祸乱由此而起。
从战火中逃走的阿台,就像无数电影里的主角,怀揣着对明朝的刻骨仇恨,开始他的二次创业。
经过十年(1573年到1583年)不懈地杀人抢劫,他成功由小土匪变成大强盗,并建立固定营寨,继续与明朝对抗。
对付这种人李成梁习惯性就想杀他全家,不对,是全寨。
但攻寨并不顺利,于是爱思考的李成梁找来两个帮手,实际是帮他带路的向导,算是友军。
两个向导,一个叫尼堪外兰,另一个叫觉昌安(努尔哈赤爷爷)。
这两位都是建州女真当地部落首领,所以李成梁希望他们出面,去找阿台谈判,签个合同之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当然,合同就是用来撕的这句心里话,猛人是不会说的。
总之,得先把人骗出乌龟壳。
在这里,猛人疏忽一个细节,那就是这两个向导的‘动机’。
同为建州女真,这个两人有着不同动机,不同身份。
总的来说,尼堪外兰是为讨好明军,除掉阿台,他能获得利益。
觉昌安跑过来,目的更单纯,只是为救自己的孙女,阿台是他的孙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