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朝的赋税不高,田税三十税一,刍稾税每顷五十五钱,这些都不算高,真正让百姓难受的是人头税、更赋税。
人头税又可以叫户赋,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养活兵卒的,一个是养活皇帝的,每户每年大概要缴纳两百钱,但这是家中女人在15—35岁出嫁后的情景,若没出嫁,就要多交六百钱。
更赋税的原因是大汉朝是全民义务兵役制,也就是说每个成年男丁都要当兵打仗,不管你残不残疾,只要是成年男丁,只要没当兵,每户就要交三百钱。
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原地区来说,百姓还能交得起五百铜钱,可对于人口稀疏、市场狭小的大西北,五百钱可就要了人命。
一石粮与一头羊的价钱都是一样的,都是三百钱,关键是大西北都是放羊的,都是没钱的穷光蛋,你卖给谁?
官府来收税,若顺手牵走两头羊,那都是难得的好官,至少人家还认可了一头羊三百钱的价值,可若收税衙役就不牵你家羊,就问你要五六百铜钱,你哪弄去?弄到最后都想死的味,本来只是两头羊的税,倒头来你还得硬往人家怀里塞四头羊,不塞就抓起来关大牢,谁让你没五六百铜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