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花可南去到a品分厂,找到厂长杨小余。杨小余原先是跟郑晓海比较紧的人。既然这个思路是郑晓海想出来的,杨小余应该有感应吧。一个圈子里的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应该有相似的感应度。
要不,郑晓海这个想法,纯粹就是糊弄人的。
听了花可南的思路后,杨小余哈哈了。
“高招。实在是高。”杨小余居然向花可南亮出一只大拇指。
花可南不是傻瓜,不会分不清好话和坏话。
“怎么,不可行?”花可南忍着心头要窜出来的火气。
杨小余说:“岂止是不可行。简直,就是乱弹琴。好好的生产秩序,被你这样一弄。我说的,是真的要这样子来实行,就会乱了套。”
“这,可是郑董事长的思路。”话头到了这,花可南也就不客气了。
“不可能。肯定不会是郑董的思路。他不会这样来思考问题。”
花可南不想在这里多废话。他去了下一处。
他又去征求生产部部长束凯的意见。
又走访了一分厂二分厂的两个厂长。
都是同样的话题。得到的回应,都是不可行。
如果分厂按生产的品类单独组建公司,远程公司不要生产了,每天应付扯皮吧。
没有一个人支持,都认为花可南异想天开。生产部长束凯甚至说:“花总。你还是适合做行政。生产上,你不行。”
听了束凯的话,花可南的鼻子都要气歪了。
好在,花可南有忍耐力。他离开时,还是感谢了束凯的批评。
“束部长。生产上的事,我还会来向你请教的。”
面对这些反对之声,花可南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就郑晓海这个思路,从逻辑上,把这中间的关系捋顺了。
因为,接了远峰的任务,是要交差的。
花可南来向远峰汇报,并把一份建议书递过去。
远峰看得很认真。
花可南有些紧张。这是他当两办主任这么多年来,少有的紧张。他目不转睛,盯着远峰的脸,看总经理脸上的表情。
“很好啊。”远峰放下这份建议书,说:“曾经当过两办主任的人,就是厉害。我要是做这份建议书,可能写不出这样逻辑性强的报告。”
没想到,歪打正着,吻合了远峰的思路。
花可南如释重负,有意控制起自己的情绪,轻轻呼出一口气。但同时,他也很惊讶。感情,远峰这就是设计好的一个套,让自己钻了进来。
这个时候,花可南要是不佩服,情绪已经不允许。
在一个单位,相处了这么多年,今天,才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远峰。
真人不露相啊。这才是职场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