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芸听见了,也就有了即时的回答。
“知道了。肩膀上的米袋子里有鼓囊囊的炒米。”
“很好。你记住了我说的这些,知道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这是我们多少战友用命换来的。”
老人家说到这,神色凝重。他多次说过,能够活下来,却是惭愧。因为,不少战友牺牲了。
要是以前,老人家说到这里时,会有一会的沉默,甚至,不再说后面的话。
今天,闻采采到来,因为多出这一个听众,老人家继续他的话题。
闻采采来过张晓芸父母家几回。她喜欢听张晓芸父亲讲战争年代的故事。
“那个时候,三天里能够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就像是要过年。说不定什么时候急行军,揭了行军锅,就上路。饿了,从身上的米袋子里挤出一把炒米,在嘴里嚼。
那个时候,真的苦啊。哪像现在,和平年代,多好。每天,到顿上,就有饭菜吃。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你们赶上幸福生活,就这还不满足。要那么多钱做什么?有饭吃,有衣穿,还要什么?真搞不懂你们年轻人。”
老人家说到这,口气有点硬。
“身为一个男人,挣钱是应该的,但不是主要的。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对于远峰现在的做法,我支持。”
老人家转向闻采采,又说:“我很欣赏这个女婿。他是一个有能力,也很能干的男人。”
张晓芸默默地听着父亲的话,但在脸上却时有不屑。也就是,她并不认同父亲的一些观点。
但父亲对远峰的评价,尤其是有闻采采在场的情况下,张晓芸还是有些开心。
毕竟,她还是远峰的妻子。
没有哪一个女人,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一个窝囊废。
但,因为远峰没有听她的劝告,心里头还是堵得慌。
虽然,父亲刚才的那些话,说得也有道理。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总不能还像父辈那样生活吧。
闻采采没有忘记答应远峰的,就是说服张晓芸回家去。
看老人家把话说得差不多了,于是笑盈盈地,说:“伯伯。我能和晓芸出去说一会话吗?”
老人家看了看女儿,说:“可以。”
闻采采拉着张晓芸,到了院子里。
张晓芸父母住在这幢楼的一楼,外面有一个不小的院子。
院子里有几棵果树。这是老人家自己摆弄的。
两个女人来到已经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下。
“晓芸,赶紧回去吧。金兰在你家呢。”闻采采了解张晓芸,最在乎的是什么。
“金兰......”张晓芸的脑袋嗡了一下。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