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交流,老爷子和老妈知道这个病人的来历,一位副厅级的洪姓离休干部,每年都要到这所中医院住两次,一次是冬季,一次夏季,每次都要住一两个月。
单位为他打了一笔不小的款子在医院的账户上。他说住院就是最好的疗养,前提必须是这样具备疗养条件的医院。
洪老的一番高见被老爷子认同了。他有点后悔自己才知道这个事理。
老爷子在洪老离开病房,对远峰说过,感叹有工作的人真好,看病可以报销,不像他,要自己掏钱。
远峰提着早点进去后,没说话。
“难受?”老妈见老爷子不睡觉,坐在那,就问了。
老爷子看了老妈一眼,没说话。
“天没亮呢。再睡一会。”老妈劝导。
老爷子嘤嘤的说:“这是什么医院,昨天下午到现在,就没人来问过我。我不想在这里住了,想换另外一家医院。我看,这家医院不对病人负责的。”
老妈说:“今天,会有医生来过问你的。别急,啊。”
因为老妈的一个啊字,老爷子的心里舒服不少。人到了这个岁数上,就像孩子似的,信人哄。
老爷子听话的躺下了。
远峰看着父母亲的对话,在一边隐隐地笑。
躺下后,老爷子假装有睡意,合了眼,却在想事。之后听他说出心思。他在念叨,几个儿女,今天会有谁来医院看望自己。
小儿子为这次他的住院,已经出了力,找了关系托了人,现在又回到远离省会的那个城市去了。做生意嘛,忙,可以理解。
大儿子在这里陪着,没钱可以出力的。
远峰从老爷子入院时就认为,老爷子身体健康,没病。他认为老爷子身体健康,但不排除体内有毒素。尤其是眼下的水质。
基于这样的想法,买来的早餐中有南瓜粥。老南瓜可以解重金属。
老爷子又有了嘀咕,说张晓芸为什么不来看他。
远峰没有做解释、解释不清楚,老爷子会越发不高兴。
护士换班后,白班的护士进来。
这就有了一景。
病床上方,吊着药水瓶,老爷子的胳膊上连着一根柔软的橡皮管,在打点滴。此时的老爷子,病恹恹的样子。
这时,妹妹来到。
“来啦。”老爷子的这两个字是由嗓子眼里哼哼着才出来的。
妹妹有问:“爸这是怎么啦?”
“没事的。”老妈说:“他就是这样。”
老妈背对着老爷子,使眼色。
做女儿的也就明白了,老爷子这是在装,是要所有的人都要把他当成一个十分重要的病人。
老妈端起一只快餐盒,拿了汤匙,要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