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了一些。
股票方面的事情告一段落后,也快到放寒假的日子了,刘润新在和新菲实验室的教授们座谈时,发现原来理科中心的师生和新加入新菲实验室的学生在资源分配方面、工作思路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虽然教授们也认可刘润新的想法,但是他们更愿意利用刘润新提供的高精尖设备将原来搞到一半的项目完成,而新加入实验室的学生当然更想按着刘润新的思路以做出更大的成绩和贡献。教授们表示,本学期马上结束,下个学期坚决不和这帮新学生一起做项目,而新学生也认为自己在这个实验室根本没有做事的机会,刘润新召集全体师生召开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在会议上决定将大部分项目都分为a、b两个组,a组以研究原先课题为主,由原先的教授带队;b组则以研究刘润新提供的项目为主,由研究比较出色的学生带队。两个队提供相同的设备资源和待遇,然后助教、研究生和学生们自由选择进入ab两组。虽然绝大多数人选择了a组,但还是有许多想要做出成绩的人选择了b组,因为同样的待遇和资源,b组的人相对较少,平均下来,每个人就可以拥有比a组成员更多的资源。比如,a组平均3个人2台实验设备,而b组平均1个人2台设备,无论进行什么实验,b组人总能有更多自由度。
由于人数比较少,连教授所带领的反重力技术研究小组是没有分ab小组的三个组之一。当刘润新走进连教授的实验室,连教授神秘兮兮地拿出一件秋衣状的器物。
“反重力衣?”刘润新好奇地问。
“你试试。”连教授将披风递给刘润新。
刘润新看着这件布满传感器和细软磁体的红色“秋衣”,也不由提起了兴趣,拿到手上仔细观察起来。“这件衣服的电源是来自纤维材料吧?”
“是,但也不完全是,还得靠人自身的气场来产生动力。”郑五洲解释道。
“哦,复合材料史教授那个种倒是进展挺快的。”
“润新,你提供那些思路很有创意,如果我不是被你提定带领这个团队,我也想主动请缨带领那支将近五十人的团队去做新材料。现在实验室的各项成果都离不开新材料的支持。”连教授感慨地说,“象那些感应人体热度、湿度、电能的传感器,那些细软的定向磁体,还有可以吸收场能的纤维,哪一项都是足以引起产业界轰动的新发现,要不是每个人都签了保密协议,并且实验室的待遇也相当不错,估计早就流到外面去了。”
刘润新在秋衣的背部发现了一片柔软的明显是集成芯片的器物,“这是董教授的项目吧?”
连教授看了一眼刘润新指的位置,肯定地说,“是,他的微生物芯片虽然运算速度不够快,但是处理反重力技术的数据还足够,所以根据你设计,我们把老董的半成品也征调过来了。”
刘润新将反重力衣穿到身上,启动反重力模式,明显感到身子一紧,他试着跳了一下,发现降落的时候居然成了慢动作。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