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刀。
最终得利的是谁,自不言而喻。
若不是出了个不讲规矩的董卓,结局会是如何?
甚至细思之下,董卓的作为也未尝不可能是有人背后推动的,再联想到后面的司马氏掌权……
李兴也不清楚自己的胡乱猜测是否正确,只是从最终得利者的角度反推经过。
但如今世家当道已是不争的事实,乱世未临,李兴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最好的选择只能是融入其中以自保。
在大汉秩序未乱的情况下,政治手段依然是最强利器。
任李兴根基打的再稳,手段再强,也无法与整个大汉王朝对抗。
一道旨意下来就足以令李兴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将脑海中的杂念尽数消散,李兴平复了下自身的情绪。
路是一步一步走的,现如今他已经势力初成,只待天下大乱,便是他腾飞之日。
只需再与这些势力虚以委蛇一段时间即可。
“陇西李氏位处关西,且受弘农杨氏恩惠多矣。我身上终究是留着陇西李氏的血脉,便是想投靠关东世家,怕是也不被信任。”
“也不一定,李垨恐怕是有意向让主公您投靠汝南袁氏的。毕竟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陇西李氏也想留条后路。”贾诩道。
“汝南袁氏吗?”李兴想到将来的袁绍袁术哥俩,轻轻摇了摇头。
他可不愿与之有过多的牵扯,而且投靠对方的话,日后敌对怕是都会低人一头。
“汝南袁氏野心太大,而且手段过多,并不是个好选择。我又不需要再行晋升,只要保持现状即可。相较之下还是弘农杨氏更值得信赖。”
“弘农杨氏确是最好的选择,某已为主公拟好拜帖,明日可前往太尉府拜访。”
从袖中拿出一张早已拟好的拜帖递过,贾诩道。
李兴微微一愣,接过拜帖后道:“文和,你早就猜到我会选择投向弘农杨氏是不是?”
知晓李兴并非多疑之人,贾诩也不掩饰,直接道:“我们与弘农杨氏一直合作得不错,而且双方并无利益冲突,可以各取所需。最关键的是,关西世家的手伸不到辽东去。”
“主公既不在意朝堂之上的得失,那么与弘农杨氏合作便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不过,有一事还需主公做好准备。”
“你且说。”
贾诩面色稍显凝重:“如今朝堂局势已与以往不同,世家看破天子谋划主动退步、隐于幕后,将何进推上前台与宦官争权。何进智略浅短,此前还与十常侍关系不错,现在却已势同水火。外戚、宦官内斗,世家坐收渔利。”
“主公现在既然已经选定站位,就不可能再两面三刀,必回引起其他势力的攻讦。何进如今明面上与世家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