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压下杀官造反的回报。
只要燕山月在苏州,几乎就是无懈可击。
但要是到了别的地方,就有机会了。
毕竟燕山月是三府织造,他当然不可能一直留在苏州。
这一点,就是海商对付燕山月的第一步。
松江府,华亭县徐家园林,海商杨一和正在和松江府织造太监李寿站在水池边,低声交谈。
“这位燕大人,怕不是心向苏州。”
杨一和说话慢悠悠的,神态举止,完全就是饱学之士,气度悠闲。
而李寿则完全相反,健壮,皮肤深色,不像太监,更像是个码头上干苦力的壮汉。
不过两人现在完全能说到一起。
“确实。”
燕山月自己就是苏州人,因为是锦衣卫,才没有遵守当官距离家乡五百里的规矩。
本来三府织造太监都以为他是个木偶,没想到这次万庆真的把决定权交给燕山月。
结果就是本来没做准备的松江府被动至极。
“将商议的地方选在松江如何?”
杨一和说话的时候,李寿听得十分认真。
不仅是因为杨一和十分聪明,更是因为,杨一和本来就是松江织造最重要的生意伙伴。
松江官办织造,每年能通过杨一和的渠道,往海外卖掉上万匹棉布,赚回来几十万两白银,简直就是钱如流水。
这都是李寿在万庆面前长脸的本钱,所以他对杨一和,几乎言听计从。
“这是个办法。”
李寿连连点头,决定就这么给燕山月上报。
说完他急匆匆告辞离开。
太监就是这样,想到什么赶紧去做,因此总是被文官骂不够稳重。
杨一和看着李寿的背影消失在院子门外,忍不住一笑。
要是这个太监知道,杨一和要把燕山月杀掉,也不知道李寿会露出怎样的表情。
想到这里,杨一和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厉。
真要说起来,他与燕山月并没有仇怨,甚至都不认识,但要下杀手,杨一和绝不犹豫。
青木社的势力太大了。
海上风诡云谲,动不动船毁人亡,虽然行商获利巨万,但根本无法持久,而且也太辛苦。
如果能靠着青木社的势力,出个官员,那就子孙安康,万无一失了。
就算退一万步讲,要是家中有个官员庇护松江,对海上生意也有很大帮助。
所以这一次,陌生人燕山月,他的性命杨一和收下了。
要怪就怪他自己,不该得罪青木社。
当然了,动手的时候必须小心谨慎。
燕山月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