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是不如水路可靠,偏偏从jdz出去的水路就那么两条,船只也有限。
天师府抢了商船,官窑这边本来偷偷卖出去赚钱的生意做不了不说,连上交京城的瓷器都快凑不齐了。
这么搞下去,万庆要是不高兴,说不定官窑总管的官帽都要没了。
偏偏他又不是天师府的对手。
就不说什么道术神奇,天师敕令了。
就说当地老百姓,那些在瓷窑里做事的工人,听见天师两个字就要跪下磕头。
官窑总管想跟天师府斗,这个想法敢说出来,自己手下的苦工就要把他打死了。
所以总管要在进了京城之后,风三壬面前,借着三分醉意,才敢把这话说出来。
要说风三壬,对此事就是同情有点,爱莫能助。
没想到看别人热闹,最后看到自己头上了。
风三壬何等人也,观星术士察言观色的功夫天下第一,走一步看三步,未卜先知都做得到。
怎么可能看不出祭天时候的异常。
那肯定就是天师府抢了官窑的瓷器生意还不满足,要在松江抢一个出海的码头。
说起来,这一次杨家对燕山月痛下杀手,整个过程就很突然。
虽然可以用海商心狠手辣,残暴成性来解释,但杨家不可能这么愚蠢。
如果是天师府出手,那就解释得通了。
从jdz坐船到长江,再到松江换大海船出海,把瓷器卖到海外,那确实是一本万利。
更难得,中间所有环节都在天师府掌控之中,所有暴利都归天师府。
这么一想,简直理所当然。
天师府就是这么霸道。
为了掌握松江,就骗杨家对燕山月这个绝不能招惹的人下手。
说起来,杨家确实是蠢。
如今朝中稍微有点见识的人知道,燕山月神剑锋锐,不能力敌,结果杨家居然派人刺杀,他们要是有好下场,燕山月就不叫燕山月了。
不过这么一来,松江唯一熟悉海路的人都完蛋了,那天师府难道要自己从头开辟一条海路不成?
想到这里,风三壬恍然大悟。
郑和下西洋的图集记录。
只要找到当年船队后人藏起来的图集,就能得到一条成熟的海上商路。
无论是沿岸水文,还是风土人情,港口深浅,气候变化,都不是问题。
也难怪如今天听天视全都被天师府调来对着松江。
西洋图集就藏在富春山居图里面,这法宝就在燕山月手里,可不得盯紧一些。
不然要是燕山月捷足先登了,天师府不就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想到这里,风三壬慢悠悠地端起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