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名不虚传。
燕山月并不知道这些见多识广,心思活泛的商人已经把他的身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他只是和身后其他人一起上三楼坐下,一边看着远处的昌江山水,一边喝酒聊天。
楚刚说起这个酒楼的来历。
“当年瓷窑里做工的苦工,喜欢在这里吃东西,后来船只来往,水手苦工也喜欢,就这么成了个小摊聚集的地方。”
“小摊里面出了个能人,做饭好吃,生意火爆,但是他婆娘狗眼看人低,骂他……”
“一辈子泥里埋!”
这句话,楚刚说的是本地方言,引来桌边众人一阵大笑。
楚刚自己也跟着笑,笑完了才继续讲。
结果这个能人也是有志气,他凭自己手艺辛苦挣钱,最后用竹子建起酒楼,取名就叫“节节高”。
这是最有力的正面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