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蒸蒸日上

作者:小楼听风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况又该如何与陈县本部沟通……

一些重要的细节,陈胜还刻成竹简,令赵四带到固陵,闲暇时多多翻阅……可谓是巨细无遗!

还是那句话,陈胜从不怀疑赵四的办事能力,但这种统揽全局的事要说赵四能办好,别说陈胜不信,赵四自己都不信!

常言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不是什么人,都能称上一声将才的!

……

赵四离开陈县后,陈十三顺利的接替了赵四的位置,并且顺利的在陈县官场上打开了局面,短短几日之内便与四市亭长称兄道弟,常聚众饮酒。

当然,酒肉银钱堆砌出来的兄弟,要谈什么真情,那肯定是侮辱了这两个字,但脸,肯定是已经混熟了。

陈十三其人,单名一个丘字,乃是当年跟随陈胜高祖父落户陈县十八短兵之中一位的后人,甚至连陈姓,都是因其先祖无姓,随陈胜高祖父而姓陈,其家与陈家共处四代,是正儿八经的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早年间,陈十三也曾北上投幽州军,因其机敏擅射,为军中斥候,多有战功,因阳夏为陈家商队北上走货必经之路,急需一人往阳夏主持大局而卸甲归田,在阳夏一待便是八年。

如今再回陈县,已和赵四一般,再无人识得这位当年跟随在陈胜之父陈守身后摇旗助威最是卖力的机敏少年郎。

然陈姓和一口地道的陈县口音,再加上机敏外向的性子,天然就是混迹陈县最好的助力……简而言之,就是社交牛逼症!

陈胜只是交代了他,要和县内各市亭长打好关系。

而他却愣是从那些亭长的口中,将郡衙诸位大人的一些好恶都给套了出来,甚至还以军伍经历为突破口,和南城大营的一位百将打上了交道,顺利打开了郡兵的突破口。

但从经营能力而言,陈十三的确是比满脑子“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带来问题的人”的赵四,更适合陈县猛虎堂明面掌舵人这个位子。

另一边。

自打从有余酒家归来那一日开始,陈家便开始储粮。

借助四市税务官开具的吃食贩主的凭证,陈家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购大量粮食而不引起郡衙注目的便利,陈家每日都会将从所有摊点的九成盈利,替换成等值的粮食,悄悄储存起来。

陈胜并不确定今年到底会不会有旱灾,会不会有粮荒,但本着有备无患、手中有粮心头不慌的指导思想,准备先屯上够陈家三百户人吃上一整年的粮食再说。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

陈家又非是大地主,有固定存粮。

平日里各家各户最多只会备上一月粮食,其余的全靠随行就市购买。

如今突然要储备这么多粮食,还不能一次购买太多,怕引起市场波动被郡衙注视,哪那么容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