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工业国的意思!
南京城内,刘易翻看着手头的大汉工业发展报告。
明年就是昭武十年,大汉第二个五年计划到期的日子,十年来大汉的工商业一直都在蓬勃发展。
说什么对社会的影响和改变可能不够直观,但只要看看大汉财政部的财政税收报告,就能知道工商对大汉的重要性了。
现在大汉每年在工商业上所能收到的税款,已经占到了大汉每年财政总收入的六成还多一些。
再加上些海关税,盐税,茶税之类的税种。
对于大汉而言,以往朝代占据税收绝对大头的农税,重要性已经下降了很多。
现在只有财政总收入的一成多一些!
当然,大汉税收比例中农税不断下降的原因,除去工商税收上升,海关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印花税等税种的出现,盐税茶税的严格征收之外。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刘易每年都在不断的下令减免地方农税,但凡地方受灾了,大汉除去赈灾之外,最先要做的便是减免当地农税。
或是一年,或是两年三年,视灾害的影响程度而定!
目的是为了拉拢人心,为占据人口成分绝大多数的农民减负!
别看现在大汉的工商业发展的不错,但大汉民众的主体成分的还是农民。
如果地方发生了天灾,只要农民稳住了,那地方就乱不了!
可问题来了,现在他娘的是小冰河啊,地方省府要每年不出那么几次天灾,还能叫小冰河?
这么一来二去的,大汉每年能收到多少田税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刘易这么做,却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
最起码大汉每到灾年便减免赋税,赈济百姓的事情,让大汉的正统性和国家信誉深入人心。
前明二百多年国家社稷的影响力,在大汉真金白银砸下去之后。
民间思念前朝的憨批不敢说绝对没有,但也是少之又少。
等小冰河结束,大汉每年田税能够正常收缴之后,田税虽然依旧压不过工商税,但却也绝对不会比盐茶税少了去。
占个财政总收入的两三成还是没问题的!
刘易放下了手中的工商业发展报告,抬头对着面前的郑芝龙开口说道。
“老泰山辛苦了。”
郑芝龙笑了笑说道。
“老臣不辛苦,这都是应该的!”
“等明年内阁换届,老臣卸了肩膀上的担子,便能好好歇歇了。”
说实话,不光是满朝文武勋贵觉得郑芝龙碍眼,郑芝龙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些碍眼了。
他是大汉郡王,内阁首辅,海军部部长,还是外戚,权势熏天。
距离王莽和曹操这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