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造福乡里的执念!

作者:爱妃家的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饿!

光是这一点,在这时代的地球上,出了大汉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做到!

当然,更让多伦等人震惊的是大汉的先进程度。

所过之处,几乎所有的官道都是平整笔直的水泥路,路边的农田规划整齐,阡陌连野。

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座座水利设施!

大汉现在基建的重点是连通省府之间的官道全部水泥化,以及黄河治河工程,连通南北直隶的铁路工程,以及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工程等……

可以说,大汉官府是没有余力去将大量的官道全部修成水泥路的!

但是,大汉官府没钱,但江南民间有钱啊。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很浓厚的乡土情结,那些在外边当官的做生意的,就算是在外边再如何的不择手段,名声狼藉。

往往在家乡中名声却是相当不错!

就像是前明声名狼藉的奸臣严嵩,在他的家乡却是名声极佳,因为他在成为首辅之后,没少造福乡里。

因为乡土情结作祟,中国人在成功之后,都喜欢去造福乡里,修桥补路,捐资助学,便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

而江南这地方,狗大户多了去了!

尤其是随着新朝开始扶持工商,发展海贸,越来越多的商人发迹。

发迹了之后,除去攒钱买田,或者扩大投资,这些商人最喜欢的就是修桥补路,捐资助学的造福乡里了。

你修一段,我修一段,江南的官道水泥化也就进行的差不多了。

最起码那些主要的连通府县之间的官道,全部实行了水泥化。

虽然质量没啥保证,质量如何全凭修路人的良心!

但再差再差的水泥路,也要比泥土路强些!

而江南的有钱人多,广东福建的有钱人也不少。

广东福建的海商多了去了,海商基本上都是狗大户,尤其是福建,郑家一家几乎承包修建了大半个福建的水泥官道工程。

朝廷一分钱没花,福建的水泥官道网络便大概成型了!

而两淮和运河沿岸,也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自然也不缺狗大户捐钱修路。

所以,便有了多伦等人的一路见闻。

队伍继续北上,进入了山东,地形一片平坦的华北平原。

多伦等人站在官道上,官道两侧是成片成片的农田,农田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座水车在运转。

鼻子宽阔的水泥官道被分成了左右两侧,进行了来往分流,免得发生拥挤。

多伦等人没再乘船,而是坐上了车。

一行几十人租了好几辆专门拉人的四轮马车,马车一路向北。

多伦透过车船看向外边官道两侧的农田,开口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