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缺了什么

作者:呓梦痴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世的叶云程在党史和军史上学得够多了,所以他抓住了最重要的症结——信仰!

然而,信仰不是那么好养成的。

土军的信仰便是各种机缘巧妙结合下的产物!

鸦片战争,让华夏人受尽了屈辱,但也启发了民智,逐渐摒弃了腐朽的王朝统治;

东南互保,在给满清掘墓的同时,也点燃了共和之光;

抗日战争,华夏人死伤沈籍,但民族认同感凝聚起来了。中华大地上反抗不断,无数仁人志士抛头胪洒热血,就为赶走侵略者。

民族认同感绝不可小觑,因为他一旦成形,不但抵抗者有,包括伪军在内的沦陷地的老百姓都有!

所以伪军才那副鸟样,打谁谁不行;才没有变成明末清初时的洪承畴军、吴三桂军,为新主子掉转枪头攻城掠地,杀自已人如麻!

伪军的表现也从侧面说明了,小日本想复制满清的道路破产!

光这一点,后世的果粉贬低土军便可以休矣。

只要学过党史的人都知道,土党所领导的敌后抗战,其最大最根本的贡献并非是杀了多少多少小日本、顶住了多少多少日本军队,最根本在于从根儿上掐住了小日本****的“命门”。

叶宰清楚地记得一组数据,1940年,吕正操将军算过一笔账:

敌人在冀中平原兵力为18300人,每年需为此消耗两万万元。而敌人能取得多少呢?在180个敌据点中,按每个据点中每个敌人平均取得十万元,也不过一两千万而已。

这笔帐,才是整块战争的胜负关键所在,也是敌后抗战的精髓所在!

不是消灭了多少敌人,也不是打了多少场正面决战,而是浇灭了小日本“以战养战”的妄想,和他们拖消耗,让他们自行崩溃。

达瓦里西·斯曾经感慨过,如果没有土军在敌后的牵制,小日本便可以就地组织500个师,因为华夏人太多了。到时小日本就不是北线南线之争了,两线都阔以操作起来!

基于以上的理由,令叶宰头疼不已,不确定自己能给手下一个什么样的信仰?

怔怔坐了一会儿,他突然一拍大腿站了起来,想到还有件大事没做——劳军!

正要唤轮值亲兵,却见帐篷帘子掀开,王之临钻了进来。

进来便笑嘻嘻问道:“良臣,听说你去前营了?”

叶宰一愣,心说王之临怎么知道?便随意点点头承认了。

王之临笑容里带出一抹贼兮兮的意味,“听说还被驳得哑口无言?”

艹!

叶宰不由暗恼,心说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立时脸色发黑,问:“听谁说的?那是造谣!”,接着飞快转移话题:“行之兄,你和君杰兄坐镇后军,怎么有空来找我了?”

“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