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的战争结束了,这些东西也不会失去作用。
大秦周边,可不止是匈奴一个敌人。
根据情报来看,之前被匈奴差点打废的东胡,最近似乎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一直在对大秦磨刀霍霍,似乎随时准备干一票大的。
大秦西方,和犬戎的战争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大秦南方,百越之地还在等着大秦去征服去开发。
而始皇帝也并非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君主,无论是手上功夫还是马上功夫,嬴政实际上都相当了得。
马蹄铁不论真假,单单是马镫和马鞍,在看到这两样东西时嬴政便可以想象出来,他们的存在可以给马背上的骑兵提供何等程度的帮助。
虽然恨不得现在就去找人将这三样东西制造出来,但嬴政还是忍住了心中的冲动。
不说他的桌案上还有等待着他处理的一大堆奏折,除了这马上三件套之外,还有一份图纸等着他看呢。
这些,都是无双的心意。
实际上,也多亏无双在画这些图纸的时候,给他们都编造好了一套合理的来历。
始皇帝一看图画上的各种注视,也能瞬间联想到无双在发明这些东西时候的“想法”。
第一件,是用以增强骑兵战斗力的马上三件套,以及配套的马刀。
而第二件图纸上画的,并非是兵器,而是一件农具:曲辕犁。
曲辕犁的图纸上,无双同样做了解释:
在行军从咸阳到上郡的途中,士兵们经常可以看到田间劳作的农夫。
农夫们使用的传统直辕犁,需要二牛抬杠,既两牛相距约七八尺,中间横抬一杠,杠后接续辕犁。
一人在前面牵牛,一人压在杠上,脚踏直辕犁,控制入土深浅,最后一人扶着辕犁把。
两牛三人,才能完成耕作。
而直辕犁之所以操作如此麻烦,是因为它的犁头直上直下,吃土不深,而且很容易随着牛的拉动而脱出地面。
同时,直犁拉动相当费力,至少需要两头牛。
而曲辕犁犁头仿佛鱼钩,不仅能钩入土中、增加吃土深度,更是可以减小受力,理论上一头牛就能拉得动。
若是使用曲辕犁,只需要一牛拉犁、一人扶犁把,便可以完成耕作,比以往的直辕犁省下了多一半的人力物力!
无双穿越而来,然而系统没有给他土豆红薯杂交水稻这种神器。
无双想要帮助大秦百姓们吃的饱一点过得好一点,除了各种打蛀虫榨油脂,或者向外扩展转移压力之外,就只能是依靠这种方式,改进大秦的农耕方式,让百姓们有能力种更多的地打更多的粮食。
而耕战,就是大秦的立国之本。
“这些,都是无双这小子弄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