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上来。”坐在门口的长孙无忌主动帮着老农把箩筐挪到过道中央,又往旁边挤了挤,想空出一点位置给新上车的老农,把正在打瞌睡的戴胄挤得直翻白眼。
可车里已经坐的满满当当的,哪里还能空余出位置,长孙无忌见状就打算起身给老农让座,不料老农竟是死活不肯,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地板上。
今日一群大佬因为要下地干活,穿的都是寻常的粗布麻衣,因此老农也瞧不出这些人的身份,只是看面相隐约觉得有些气度不凡,不过对于老农这把年纪的人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早些年走南闯北当兵时,连太上皇他都见过,一群挤公共马车的人,身份又能高到哪去?
关中的老农最是爱与人谈笑,见车厢里气氛有些冷清,老农便主动开口道:
“诸位看上去好像不是终南县那边的人,莫非也是从长安过去做工的?”
众位大佬闻言面面相觑,倒是房玄龄点头笑道:
“老丈眼力真好,我等确是做工归来,正要返回长安家中。”
老农竖着大拇指说道:
“能在终南县做工的,都是些手艺人,看诸位年纪,恐怕更是个中翘楚,哪像俺,除了种地其他啥也不会,过去做工人家管事还嫌年纪大。”
大佬们呵呵一笑,在座的的确都是些手艺人,只不过他们的手艺是治国平天下,既然能身居高位,那也勉强当得老农一句翘楚的赞誉。
魏征顿时来了谈兴,好奇的问道:
“我看老哥身子骨不错,背这么多东西还能追上马车,缘何那南山管事就不肯收老哥?”
老农咧嘴一笑:
“可别说不错了,比起南山的那些小子们可差远喽,俺的小儿子就在南山做工,当铁匠学徒,一日能有十五个大子儿,至于俺那就算了,都这把年纪了,还没等学会就一命呜呼了,也不怪人家不收。”
魏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
指着那一箩筐肥鸡说道:
“那老哥是打算带着这些去长安发卖么?此去长安怕是天色太晚了,净街鼓一响,就不允再摆摊了,不如我等一人一只给老哥买了吧,正好回家炖一锅鸡汤补补身子。”
其余几位大佬闻言纷纷点头,都出言劝说道:
“确实如此,老哥哥下次去长安最好早上就出发,中午卖了晚上还能赶回来。”
老农摆摆手笑道:
“多谢各位的好意,只是这些都是俺打算带给在长安的儿子儿媳的,最近俺儿媳又给俺生了个孙子,带点家里养的小玩意儿给她补补身子,晚上在俺儿子儿媳家将就一宿,明天再回来便是。”
众人闻言皆笑着拱手表示祝贺,他们久居庙堂,极少有这种亲近寻常百姓的机会,特别是文官们,一个个盯着老农似乎想从老农身上摸索出一套治国之策似的,尤其以魏征最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