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多招齐上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人。

“局势到了这种境地吗?”

代善沉声道。

“自多铎死后,朝廷气势急转直下,不复入关之前。”

多尔衮坐下,露出复杂且又悲痛的面容:“这些时日,我找人算了一下,自顺治元年以来,大清损失了数万精兵,而满洲八旗则战没一万五千人。”

“镶白旗、正蓝旗、镶红旗,几乎是半残,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是恢复不了的。”

满清施行的军民一体制,牛录既代表军,也代表着民户。

每户八旗,就会抽调一男丁为兵,如果死伤,则从其家中再抽调一人。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但新兵怎么能比得过老兵?

在入关前,满洲八旗军丁共有五万人左右,四万人入关,辽东仅剩下不到万人镇压后方。

索伦人,生女真,也需要镇压的。

四万满洲八旗,如今没了一万五,三成有得多。

新兵补充也不给力,许多牛录也被削减,人数略低于四万。

毕竟光生女儿,儿子少的也有。

人数虽说只是减了一点,但战斗力却天差地别。

如果经过几年的战斗,也能陪练出来,但时间不等人。

留给满清的时间太少了。

“一万五千人?”

代善闻言,苍白的脸色更是成了惨白。

“这是先帝那么多年来,也不曾累积到这般数目。”

多尔衮叹道:“山西、河南拖延,山东危险,只要这三路有一处被破,那北京就危险了。”

“到时候危及京畿,其他两路也会败下阵来……”

“那你的意思呢?”

代善抬起头,看着多尔衮,语气不善。

他知道,这事其实并不怪多尔衮,毕竟领兵作战的并不是他。

但谁让他是摄政王,副皇帝呢?

那所有的罪责,他起码要背一半。

“朝廷上的那些文臣,我倒是不在意,只是耍耍嘴皮子罢了。”

多尔衮轻声道:“但八旗中人心不稳,许多人不时地嚷嚷着回到关外,说南方不是旗人的天下……”

“我是想知道,摄政王是什么意思?”

代善再次强调。

“我的意思!”

多尔衮露出痛苦之色:“保存元气,只能撤回关外。”

“关外挺好的。”

代善突然道:“自从咱们落在北京,粮食不够吃了,许多八旗也学起了汉人,说着汉话,祖宗传来了的打仗本事,也忘了许多。”

“悠闲自在,享受着荣华富贵,我看再过几十年,怕是连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