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北伐进行时(下)

作者:飞天缆车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榆园军与之半斤八两。

虽然其成军日久,但一向是土匪习性,倚仗个人勇武,而没有团体意识。

一旦碰到有组织的军队,立马就溃败,多亏了地利在,不然早就被剿灭了。

为了决战,榆园军和皮岛军,必须剔除行列。

“末将愿意听从统制军令。”

“好!”

李继祖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兴道:“我意,让你驻军天津卫,守护好运河,另外再命你监控榆园军。”

“放心,功勋上少不了你,最起码也是末功。”

“榆园军也不去?”

李应仁忽略了最后一句,惊喜道。

“大部分不去。”

李继祖摇头道:“任七、张七二人只带最精锐的三千人随同,而你则在天津卫监控剩余的兵马,莫要让他们骚扰百姓。”

“末将遵令。”

李应仁叹了口气,无奈应下。

安抚好李应仁后,李继祖携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往北京而去。

而此时的北京城,仿若鬼域一般,大白天空空荡荡,毫无人烟。

崇祯末年以来,北京苦难的。

鼠疫、天花轮流横行,死者上十万,人口损失惨重。

等到李自成入京,很难约束所有的兵卒,一时间拷掠百官演变成了拷掠富豪,普通百姓也被殃及,雪上加霜。

等到满清入官时,昔日百万人口的大城,人口仅剩两三成。

八旗家眷迁移而入,总算是积累了人气,但这几个月又被迫返回关外,再加上嗅到了兵灾,百姓纷纷逃离京城。

走兽比人多,也不出奇了。

顺治皇帝早就回到了盛京,摄政王多尔衮本来打算留下,结果被文臣们劝阻了。

“摄政王身上绝不能背负一场败仗——”

换句话来说,当权者亲自指挥作战,胜则罢了,一旦打了败仗,立马朝廷动荡。

在顺治皇帝还年幼的份上,多尔衮是满清退回辽东的基石,有无可取代的作用。

满清八旗即使再厌恶他,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下。

而御驾亲征,一般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明成祖是例外,他有太子监国,自己随便浪。

比如,朱谊汐打的淮安之战,就是不打就得失去江南的生死之战,不打不行,别人他不放心。

而到了北伐,即使意义非凡,但他却放弃了,任由李继祖指挥,他只做战略指点,

从七月,一直等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都过来,才听闻明军从天津卫出发了。

阿济格不以为意,继续指挥着兵马,静静等候着明军的来临。

到了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