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成交价是2.3亿,加上交税,花了近2.5亿。
这植物培育实验室确实不大,土地只有10亩左右,不过有完善的大温室和实验研究中心,还有幢三层的办公楼兼宿舍。
秦克看中它的主要原因是其自动化程度非常高,温室里能划片区设定温湿度,自动灌溉、施肥,实验研究中心的设备也很齐备,像是种子培育柜、恒温箱、种子分析机、温湿度监测仪、自动给水系统、高性能电子显微镜、温控箱等等都能正常使用,各种常规的药剂也还有剩余,足够支撑实验室半年之用。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几个曾长期负责照料这大温室的老农就住在附近的村子,还有个叫魏学铭的留守实验室研究人员因为在这里成家立室了,也不愿走,周树涛这几天在跑交易手续的过程中,已与他们谈好了招聘入职的事。
可以说,这处植物培育实验室基本上随时可以投入使用了。
秦克带着宁青筠在里面转了一圈,研究人员魏学铭很耐心地把每个实验设备都讲解了一遍,秦克让他教着,自己全操控了一遍。宁青筠也大觉新鲜,跟着操控了几个感兴趣的设备。
植物培育实验室到手,秦克却没急着做种子培育实验,他勉励了魏学铭一番,让其继续做好实验室的维护工作,等候指示,然后便和宁青筠返校。
坐到车里,秦克闭上眼睛佯作睡觉,默念一声“进入虚拟科研实验中心”,意识立时便进入虚拟世界中。
走进虚拟科研实验中心,推开“杂交育种”的实验室大门,原本一片纯白的世界里已成功地投影出整个植物培育实验室,包括了大温室和实验楼、以及里面的所有实验设备。
秦克兴奋地握紧了拳头。终于可以做虚拟实验室里进行实验了!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科研实验项目!
秦克打开装有大批种子的箱子,从里面选出西红柿的所有种子来。
是的,他的第一个试验品种是西红柿。
水稻的话,夏国有袁老的超级水稻,产量几乎达到了天花板,那份a级生物知识《五种杂交粮食作物的培育方法》里记录的水稻杂交技术,理论产量也只与袁老的超级水稻相仿,真正有实用意义的是“沙漠水稻”以及水稻的特殊品种“旱稻”的优良育种方法。
不过这两样的种子太少,秦克还没收集齐全,没十成把握能培育出来,便选择这次收集种子最多的西红柿作为第一个试验品种。
实验的第一步是要找出《五种杂交粮食作物的培育方法》里西红柿分类下近二十种不同性状的父母本。因
这个只能通过试种分辨了。
秦克将市面上能买到的,包括普通西红柿、樱桃西红柿、细叶西红柿、奇士曼尼西红柿、小花西红柿、奇美留斯凯西红柿等几十种西红柿种子,严格按着说明方法进行了“温汤浸种”和“磷酸三钠浸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