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这是数学史上一项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作者:墨少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学们。

而基科班的同学看在眼里,也将这份感激与情谊放在心里,一声声“克哥”与“学委”,也喊得分外的亲切。

原本大学里的班级是比较松散的组织,与高中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可基科班不一样,在秦克的引导下,班级凝聚力是全校里最强的,甚至比高中的班级还要团结。

转眼间考试周结束了,秦克和宁青筠比别人多考了三天,直到数学学院的所有专业课程考试结束,两人才算是缓过劲来。

寒假的到来使得两人的时间变得更加充裕,他们也没急着回远州,而是留在学校里继续搞科研。

于是暂停了近十天的课题研究便重新开始。

数学上的课题是两人共同的青拔课题,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这个猜想自从1742年哥德巴赫在给欧拉的信中提出后,就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但直到2013年,巴黎高师的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才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而距离证明完整的哥德巴赫猜想还有遥远的距离。

这无疑是块特别难啃的骨头,秦克打算尽可能在今年六月前证明这个猜想,以增加获得年底菲尔兹奖的把握,但无论他和宁青筠怎么尝试青柠数论四阶变换法与青柠数论超几何映射法,都无法找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

幸而两人的心态早就在一次次与世界级猜想的战斗中磨砺得份外有耐性,哪怕失败了无数次,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每天抽出两个小时来研究这个猜想。

而新型沙漠红薯的研究、计算种子学的完善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两者其实是一回事,通过计算种子学不断的完善,来制订新型沙漠红薯的培育实验方案,再交给实验室里的第三组来实施,拿到反馈数据后再修改优化数学模型,提出新的实验方案。

红薯的一次培育周期在三四个月之间,使得实验时间比较长。

在缺少实验数据的时候,两人主要通过上次生物学学会提供的dna文献资料,进行计算种子学的完善。

除此之外,两人花心思最多的,是胡青峰教授与何良傅教授合作的“利用卡门涡街效应研究高通量制备超细纤维的方法”课题,这个课题两人都是担任课题组的副组长,协助两位教授管理团队,完善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

进入寒假后,老胡和老何便开始慢慢撒手了,将整个团队交给秦克二人来指挥,他们只起着在指导的作用,以此来锻炼两人单独管理一个科研实验团队、进行复杂实验课题的能力。

对于两个教授的栽培,秦克和宁青筠都大为感激,自然也投入更多的精力,希望这个课题能尽可能地取得最好的学术成果。

时间就在匆忙中流逝,一月中旬,世界四大数学顶级期刊之一的《数学学报》以重磅推荐的形式,发表了秦克和宁青筠的《有关冰雹猜想的证明》论文。

虽然这篇论文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