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数学高峰,但每一步脚印,都化为了秦克的数学养分,指引着他开创新数学方法的正确方向——正因为知道哪些路行不通,知道哪些坑是要避开的,这时他完善“青柠数论非线性结构法”才更有针对性。
尤其是宁青筠在这个新数学方法以及哥德巴赫猜想上投注了极大的心血,更是使得研究的进展不断提速。
有时秦克也心疼自己家小白菜,一边钻研哥赫巴赫猜想,一边还要准备两篇学位论文,看得出这丫头肯定是天天熬夜,但他又知道宁青筠外柔内刚,定下了的事就一定会咬牙坚持,不管多苦多累都不会松懈退缩,所以也没法子劝她。
何况他自己不也沉浸在钻研数学的苦与乐中无法自拔?又有什么资格劝说宁青筠?
直到时钟的指针指向凌晨三点,秦克才回到床上,小睡两三个小时。
数学之路,往往就在这样的日与夜、白与黑、汗水与数字中,艰难却稳步地向前迈进。
秦克已感觉到,自己距离终点已很近了。
“青柠数论非线性结构法”最终完善之时,就是他和宁青筠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之日。
他有这样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