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跪礼。当然,他从一开始就不跪皇帝的。
如今的皇帝,真的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摆设。
扶辰帝坐在高高的龙座上,俯视着下面论政的臣子,心中不停地幻想自己长大之后能理政时,如何一点点把已经年迈的摄政王架空。
他要把这个奸臣当着天下人的面处死,死后再给他暴尸百日。
只有如此,才能为皇室枉死那些人报仇,才能解自己和母后所遭受的屈辱。
扶辰帝才九岁,但在太后的教导下,他很清楚,天下是他们陈家的,摄政王就是个奴大欺主的贼子。
正在小皇帝出神时,一道声音将他从神游天外拉出来。
“皇上,臣御史台张斌,有本奏。”
这道声音不止把皇帝的注意力吸引,也吸引了朝堂上众臣的目光。
御史台这些人就是不消停,一到大朝会就要参奏别人,还一半儿都是奇葩,开口都是“皇上臣有本。”
啥玩意你就有本。
不管有多少本,到后来不都得看摄政王的意思?
这些人是不是没看明白,摄政王不太要脸的,他也不怕得罪文人留在史书中的名声不堪,真把他惹急了,踹掉小皇帝自己去当皇帝也是分分钟的事儿好吧。
好些官员直接当做没听见,还是在争论刚才的一个政策,要不要再增军饷,根本不关注御史台的本子。
反正这些年了,御史台参过摄政王,参过一些不守礼法的官员,但至多也就这样了,被他们参的都是皮肉不痒。
真想搞掉一个看不顺眼的对手,把他为官时的失职处整理一份,递到摄政王跟前,自有人去查。
本来都当做没听到的官员们,下一刻就愣了。
因为这个张斌,他参的竟然是摄政王,反正以前摄政王刚废掉宰相之职的那两年,参摄政王的头铁御史还挺多,但这两年,已经没有了。
原因有二,一摄政王手段太铁血,二该参的罪名都已参过,实在没有新意。
现在,张斌却道:“臣参摄政王,干涉永宁县办案,再参摄政王,掌一国大权,却罔顾国体,在外养外室。”
张斌的脑子呢,不就干涉一下县衙办案吗,不就一个外室吗?
这点事儿还没个芝麻大。
张斌想到落香小姐的话,唇角却勾起一抹隐秘的笑意。
落香小姐那边的人一直在查摄政王,昨天终于取得进展。据说化名为溪田的摄政王,和那个女子对外是夫妻相称。
若是摄政王真的足够看重那女子,此时定然不会认养外室这点,若只是玩玩,对于堂堂摄政王来说,这也算是一个污点。
下一刻,张斌就听到前面摄政王带着威严的声音:“那是本王的王妃,王妃喜爱市井生活,你有什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