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似乎察觉到什么,女子讽刺地看了游蕊一眼,提着灯转身就走。
冯花立刻把气氛炒热,问其他人:“还有人要读吗?”
一个手里牵着孩子的中年男人道:“不识字,不过我老汉记性好,刚才那人读的,我记了个七七八八,跟你们复说一遍成不成?”
冯花转头看游蕊,游蕊点点头:“可以。”
老汉立刻要上前,游蕊提醒道:“老汉,牵着你家孩子一起来。”
这人赶紧回头带上小孙子,走过来笑着道了谢,直接面向众人,大声把刚才的那些又复述一遍。
有识字的年轻人凑过来,跟冯花要一张传单给他对着,不想真的只是差一两个字,顿时一脸惊叹。
大家也都听着和刚才的很像,赞叹声一时不绝,还有人提醒老汉,“你记性这么好,你这小孙子肯定也不差,改明儿送去读书,说不定能考个功名回来咧。”
老汉哈哈笑着,牵着小孙儿来到桌子旁,让小孙儿挑灯笼。
这孩子就是六七岁的年纪,倒挺懂事的,踮着脚伸着手指头指向一个牛形的灯笼,道:“我属牛,我要那个。”
冯花笑着拿起来一个,递给他,又问道:“我们这里是放好蜡烛的,要不要给你点上?”
小孩子摇摇头,不过看起来挺高兴的,说道:“我回家给娘看。”
这老汉带着孙儿走回人群后,那旁边拿着传单的年轻人立刻接道:“我来。”
---
上来读传单的人就没断过,也有像第二个老汉那样的,靠听熟了复述,只要大致能说出来都给灯。
围观人群见这家如此大方,纷纷都想尝试,拿到灯的有继续留下来瞧的,也有转到别的地方看人家猜灯谜的。
如此一来,短短时间,逛灯会的都知道,东三街上有一家免费送灯的,只要能读读他们那个什么叫传单的就成。
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举着个莲花灯,正看着两边的灯火,后面传来唤声:“铁大,铁大?”
铁大就回过头来,见是邻里几个同辈儿的小伙子,笑道:“你们去哪儿逛了,怎么一同出的门,眨眼就不见了?”
这些人是去内城玩了,不过内城都是大户人家设的灯谜摊子,为防人捣乱,有些是凑近看看都得交几文钱。
他们不舍得,远远看看热闹就出来外城了。
没想到他们中最笨的铁大,现在手里竟是提着一盏灯。
看起来比内城那些大户人家做的灯笼也不差。
“你这灯哪儿来的。”没有回答他的话,那些人只问,“这得个几钱银子吧?”
“一分钱都没花”,铁大笑得露出满嘴白牙,“就在东三街,有一家妇幼院,他们弄了些传单,你要是识字的,上去读一读,便有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