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大气层就算是个板砖都能飞。
设计上更多的则是需要考虑实用性。
王晨已经从好几个科幻游戏中找了大量的素材。
通过比对给出了一个看着不错的概念想法。
现在二狗子正在完成有关的初步完善,估计等到出图还得要点时间。
按照王晨的想法,第一代飞船的长度大概在三百米左右,宽度八十米,高度三十米。
整体呈匕首状,尾部是一个巨大的可移动的“x”形尾翼。
四个角落一同分布八台辅助推动器,而中间还有一个七孔的主发动机。
相当于这一家飞船上就有十五个推进装置。
这还没算上飞船周围的那些辅助推进以及辅助转向用的喷口。
而在飞船中后方也就是紧靠着发动机的中央位置则是整个飞船的控制台。
采用类似于梯形的设计,尽可能的将控制台和船身进行大面积的融合。
而在控股塔的两侧还会有一对可伸缩的大型折叠机翼。
这是考虑到进出地球的时候能够更加方便而琢磨的。
除了这些,飞船上王晨还打算预留专门的射击炮位。
就像是古代风帆战舰的船舷炮一样,两侧预计会搭载两层共三十二套双联装电磁炮作为副炮。
并且在飞船的甲板上还会有五门三联装主炮以阶梯式的方式布置。
不光是主炮,王晨手上的电磁速射炮也同样会加装进去。
这些炮口平时都会缩在船身里面,只有在需要使用的时候才会露出射击口,将炮台推送出来。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王晨的设想,具体的要等二狗子设计好后再进行考量。
王晨的想法很简单,飞船在宇宙中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其中最需要保证的就是自身的安全。
这个安全并不光是指面对其他势力的时候,更多的还是针对各种太空垃圾甚至是小行星。
拥有一定武装力量的货船,这就是王晨对自家飞船的设计理念。
不过就是这想法虽然不错但王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能源。
没有核聚变,这么多电磁武器拿头来驱动。
按照王晨自己琢磨的,飞船的核聚变动力源都得搞好几个。
其中主推进装置单独一个,尾翼以及四周的副推进装置一个,武器系统两个,内部日常使用一个。
再考虑到安全方面,还需要一个备用的聚变能源。
这就相当于要在飞船内部安置六个聚变核心。
当然这聚变核心并不会太大,核聚变对比现在的核裂变,同样马力的情况下体积自然缩减三分之一。
更不用说王晨所采用的是冷核聚变了,还能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