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电磁场而附着在磁场上方最终形成一张转动的电网。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能量护盾就已经拥有足够强大的防御能力了。
因为这电磁力与带电粒子的存在,不管是什么武器打过来都会遭到整个电网的拦截。
一来这种转动的电网本身就有二两拨千斤的意思,二来本身就具有攻击性和弹性。
不管是什么武器,动能的想要突破防御网速度必须要达到设备的临界点,而能量武器则需要在瞬间轰开外围的电网才行。
而且王晨也没打算就不止一层,而是打算三层起步上不封底,以磁场为核心,尽可能的加大护盾的厚度。
至于第三步那就是如何让内部的武器能够正常激发出去。
王晨的想法是通过给炮台绑定一套专门的设备来继续激发。
这套设备会和炮台的射击方位进行绑定,只要是炮口瞄准的地方就会对着那个地方发射出一股足够强大的电磁流。
就像是在瀑布中插了一根棍子。
在不影响整个能量防御场的情况下又给电磁炮打开了一个窗口。
等到发射完毕后,设备关闭,靠着电磁场流转的特性,这空洞没有了电磁流的干扰自然会快速被填充掉。
三个步骤少一个都不行,而最麻烦的自然就是第一步了。
如果再物体周围形成一股足够强大且稳定的电磁场,这就要看自身所设计的装备够不够牛逼和精准。
王晨在确定方案后立马开始了对这玩意的尝试性生产。
依旧是二狗子和机器人打下手,自己负责保证资料和研发走向。
进度不说太快,但也在稳步推进。
这个方案可能对于别人来说有点困难,但对于已经完成了电磁炮研发的王晨来讲,突破掉也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电磁炮本身就要讲究一个磁场稳定。
说句不好听的,整个地球都没有人比自己更懂磁场。
而在研发之余王晨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有关重力方面的。
都知道太空中是没有重力这玩意,就算是穿着太空服,但在宇宙中长时间处于失重状态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不管是太空防御性质的武器,还是月球基地,又或者太空船坞,这重力问题也必须要解决。
科幻电影中大部分的解决方案都是通过离心力来模拟地球重力的。
但是王晨并不喜欢这个方法。
这种高速旋转来创造重力的方式先不说别的,光是对结构的要求就就非常恐怖了。
而且也不方便进行各方面的设计。
更不用说这种方案所产生的重力也是非常低效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改变原本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