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作者:天煌贵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文书。

拿着出海文书往松江府去,然后等着郑芝龙什么时候从新明岛回来就把众人运送到新明岛。

去就去呗,去多少也不心疼。

反正崇祯皇帝觉得谁愿意去谁就去,来者不拒,去者不追嘛。

大明朝人多的是,尤其是社学的存在,就注定了以后读书人绝对不会少,想要当官的更不会少,少个区区几百几千个脑袋瓜子进水的,有个屁的影响?

再说了,真当新明岛就是那么好混的了?

这些个蠢蛋都能想到的事儿,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堂堂皇帝会想不到?

朱聿键有那个胆子敢随便更改朕的旨意?

现在真正让崇祯皇帝闹心的还是小冰河气候带来的天象失常,不是这里涝了就是那里旱了,总之是没有一个地方能让自己省心。

比如陕西。

自从上一次崇祯皇帝跑到陕西西安府浪了一圈之后,地瓜这种神奇的东西就开始了无止尽的蔓延,凡是能种的地方都给种上了。

百姓也想着自己能延年益寿。

幸好这玩意对于水份的需求不大,或者说比其他的诸如麦子一类的要小许多,所以哪怕是陕西接着旱也无所谓。

托建奴的福,尤其是那些在陕西死掉的建奴们的福,整个陕西境内大部分地区的河道桥梁都被梳理的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不断的打井,这事儿不让建奴干,大明的百姓们自己挽起了袖子自己上,建奴要用在其他的地方。

老天爷不就是不下雨么,这些该死的贪官,总是不让皇帝陛下省心,惹得老天爷都降下干旱以警示皇帝了,真是该死。

只是皇帝再英明,也没有办法把所有的贪官们都杀官,且忍忍吧,毕竟皇帝做的已经够多了。

老秦人再一次发挥出了战天斗地的精神,不就是不下雨?老子打井取水,十米不出水就挖二十米,不行三十米,实在不行五十米也得挖。

总之就是不让皇帝陛下再操心了。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在陕西收买民心的那几波作法确实到位,不管是现场凌迟了沈修庭,还是炮决了倒卖粮食害民的知府,反正是成功的陕西的民心给心买住了。

再加上厂卫暗中散布出来的各种谣言,比如老天爷是因为朝中有贪官违背了皇帝的意思,所以才降下来灾祸警示天子;

比如皇帝为了陕西的灾民,一顿饭只吃那么一个菜一碗饭;

比如皇后娘娘为了能让陕西的灾民多吃上一碗粥,连自己的裙子都是露着脚面的;

比如皇帝把自己的内帑都拿出来向属国购买粮食往陕西运给灾民吃。

等等此类的谣言几乎三天两头的就能听到,而且花样推陈出新,让人不信都不行。

毕竟出自于段小荣和陈默等人之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