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

作者:天煌贵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p> 若是直接把这些刚刚脱离了书本的书生们放到官位上,那不是对他们好,而是害了他们,甚至于有可能被老吏给架空的可能,到时候一个个的不是成了蛀虫就是成了废物。”

留下了房壮丽,崇祯皇帝直接又召唤了礼部尚书孟绍虞进宫。

大明的科举制度,也真到了应该改一改的时候了。

当然,崇祯皇帝想要改动的,不是从根子上直接改掉,而是打算先一点点的撕开一条口子。

比如说,先把恩科变为常例,以后的春闱科闱改成每两年一次?

要不然,这些官员总不够用,也是个大问题。

至于说以后,有了第一个口子之后再想慢慢的放开第二个口子还是难事儿?

慢慢的来嘛!

面对崇祯皇帝想要把科举由原本三年一次改为两年一次的打算,房壮丽本能的想表示反对。

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是打算大批量的干掉现有官员们,原本三年一次考举上来的人数基本上就够用了,甚至于还有富余。

但是在仔细考虑了一番后,房壮丽还是放弃了劝说崇祯皇帝的打算。

无论现在是不是改变科举的年限,崇祯皇帝砍起人来都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与其像现在一样人少不够用而头疼,还不如让这些官员的数量多起来,到时候自己也能省心一些呢。

至于孟绍虞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了。

崇祯皇帝经常开恩科,那是属于额外的,不是常例,这种事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但是把固定的三年一次科举改为两年一次,那妥妥的就是自己的政绩。

无论崇祯皇帝是不是总砍人而导致官员不够用,都不会对这一点产生任何的影响。

最起码,这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念着自己的好儿吧?

深深的呼吸了几次平息下激动不已的心情后,孟绍虞才躬身道:“陛下英明。若是把三年之期改为两年之期,既解决了频繁开恩科的麻烦,又解决了大明人才紧缺的问题。”

崇祯皇帝则是似笑非笑的道:“既然如此,那就打从崇祯十三年起吧,以后每两年一次科举。

至于恩科,到时候再看情况决定什么时候加开恩科。朕的意思是,以后尽量减少恩科或者干脆就不开恩科了。”

今天这事儿就算是成了。

跟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为了不往煤山那棵老歪脖子树上面挂,或者说出于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心态,自己可以砍人再砍人,挥舞着屠刀解决一切问题。

但是现在不成了,大明这么好的环境,自己还能光举着屠刀杀?

杀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却不是唯一的方法。

理论上来说,应该有无数的好方法可以解决大明的问题,自己犯不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