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牵动人心的《永乐大典》

作者:天煌贵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百零九位善书人来誊抄,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

重录《永乐大典》的缮写者被规定每人每日抄写三页,这样重录工作整整花了六年时间,到穆宗隆庆元年才算是匆匆完工。

问题是,按照这个速度来计算,《永乐大典》应该是没有抄完的!

正本永乐大典约合五十五万页,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誊抄完整了。

可是实际上,这一百零九个善书人还有休沐的时间,还有生病请假等等情况在内,很可能导致嘉靖副本的《永乐大典》没有完全誊抄完毕。

依据江湖传言,正本《永乐大典》已经陪着世宗皇帝下葬了!

前几些日子,崇祯皇帝正好跟自己这些人说过,要把皇史宬里面包括《永乐大典》在内的大部分藏书都要多印几份!

然后永陵就发生了渗水事件,前后不过一旬的时间!

这些事情串联到一起以后,薛凤翔的额头上开始不断的冒出冷汗——细思极恐啊!

自己知道了这么多的事情,会不会被厂卫给灭口?

大惊之下,薛凤翔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直接向着温体仁哀求道:“首辅大人救我!”

温体仁抚须道:“薛大人不必如此,其中忌讳,便是陛下的心中也是一清二楚,否则直接派厂卫去永陵中取了大典出来又有何难?

如今借着永陵渗水之机把事情办的完美一些,想必陛下那边就能交待过去了。”

左右现在内阁里面没有其他人在,温体仁干脆又多说了几句:“薛大人只消安心办好差事,倒是不用担心,魏公公身上担了多少事?现在不也在安心养老?”

听到温体仁提起了魏忠贤,薛凤翔一颗提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一些。

论到身上背的黑锅和骂名,自己这些所谓的阉党成员比起魏忠贤魏公公来可差的远了,那位可是当过九千岁的主儿!

定了定神后,薛凤翔便向着温体仁拱手道:“下官多谢阁老提点,以后愿以阁老马首是瞻,绝无二心。”

温体仁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表情:“你我一同为天子效力,又何分彼此?”

薛凤翔再一次致谢后才道:“下官这就先行告辞了。”

从内阁向温体仁告辞以后,薛凤翔就去寻了孟绍虞,打算找这个礼部尚书一起研究下该如何迁陵。

孟绍虞挥挥手命人都退下了之后,才亲自倒了杯茶水给薛凤翔,笑道:“孟某可是等候多时了。”

薛凤翔勉强笑道:“孟大人等候本官,也是为了迁陵之事?”

孟绍虞笑道:“孟某方才与礼部诸位同僚已经商议过了,四月十八日是个好时机,宜破土,迁坟,祭祀。”

薛凤翔拱手致谢后才斟酌着道:“是不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