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安排抗旱。
和尚道士设坛做法,作用就是安抚民心。
夏天嘛,说不好的事情,指不定哪天就来暴雨了,这功劳就归到求雨上了。
实际上懂的人都懂,下雨不下雨和和尚道士求雨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晁家庄,这段时间的主题也是抗旱保苗,由于用水量大,就连鱼塘的水位都下去了半米。
不过大部分的庄稼都浇灌了一次,目前来说问题不大。
三百亩下麦茬红薯都已经得到了灌溉,长势不错,叶子绿油油的。
唯独一百亩春红薯晒的叶片蔫吧的,晁斌看了非常心疼。
但是晁盖有安排,不许浇水,要实验红薯的抗旱能力。
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红薯真的非常抗旱,白天蔫吧了。等到了晚上,叶片又舒展开了。
公孙胜忍不住问晁盖:“你确定不会把红薯旱死?”
晁盖摇摇头:“红薯就要种植在山岭地上的,难以浇水,靠天吃饭。山东是十年九旱,要是不能抗旱,那就没有推广的意义了,熬着吧。”
“那哥哥怎么没让我开坛做法求雨?”
“哈哈哈,那是因为时机还没到,时机到了你自然就做法了。”
公孙胜无奈的摇摇头:“天机岂会因为一个道士而改变,但是总要给百姓一些希望。明天一早开坛做法。”
红薯地边,一群蚂蚁正在搬家。
“好,总得给百姓一些希望。明天开坛求雨,通知附近村子都来,但凡来的中午有稀粥喝。”
开坛求雨更像是一种娱乐活动,高高的搭建一个法台,公孙胜披着头发,在台上舞剑,这套太猛了,看得人眼花缭乱,比打把势卖艺的好看多了。
舞龙队在广场上下翻飞,舞的非常好看。一条长长的龙追着珠子到处跑。
锣鼓敲的震撼人心,上年纪的老人拿着水瓢往龙身上泼水,乞求下雨的意思。
吉时已到,锣鼓散去,舞龙队也熄火了。
公孙胜点燃符咒,晴朗的天空很快阴云密布,紧跟着狂风起来了,吹的法坛的杏黄旗迎风招展。
众人欢呼,一个闪电劈下来,黄豆大的雨点下来了。
哗啦啦的大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不过两刻钟的时间。
不算透地,但是也很好了,暂时把旱情缓解了,民心大定,大家再也不用担心秋天没有粮食吃了。
吴用从密州港口来信了。说造船坊已经竣工,开始建造船只了,孟康负责督造,共计三百余工匠,第一批是造的六艘千料平底沙船。这种船工艺简单,三个月就能完工。
晁盖这里,现在船队分了两支,一支运河船队,晁熊负责,阮小五带队有十几艘乌篷船、蜈蚣船组成、主要来往东平、徐州、东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