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花费几十上百两银子”
“为了高昂的粮价,百姓不得不拼命种桑养蚕,男女老少一家数口人不敢闲下来一刻”
“外人看着我们有吃有喝,寻常百姓都能穿上珍贵的丝绸,可谁能想到,我们是买不起棉布啊”
“除了老百姓养出来的蚕,织出来的丝,城里什么东西都贵,我们买不起啊!”
路人丙说着说着居然痛哭流涕。
四五十岁的人本是春秋鼎盛的时候,他却落得一身的伤痛,连拂袖擦眼泪这样的动作都颤颤巍巍。
赵元汲震惊久久说不出话,隔壁的叶思娴眼眶微红。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事?”
很快小二端了菜上来,赵元汲回了自己桌。
这一餐饭再无滋味,两人皱着眉头味同嚼蜡。
隔壁的路人甲乙丙看起来像是分了家的三父子。
甲乙是儿子,丙是老父亲,三个大男人只要了三碗最便宜的阳春面,狼吞虎咽吃完,连汤都一饮而尽。
他们迅速离开。
赵元汲再次觉得眼前这桌饭菜毫无滋味。
“多少吃点儿吧,也不能浪费不是??”,叶思娴端着碗白花花的米饭,夹了些菜递过去。
赵元汲接过,看都没看一眼大口大口吃完。
终于一餐饭结束,结账时,果然应了那路人丙所说的。
他们两人只要了两碗饭三个菜,就足足花了六两银子。
在京城,六两银子能兑六贯铜钱,够贫苦人家生活一年了。
怒气冲冲出门,赵元汲走在大街上。
路过粮油店、路过布庄、路过客栈、路过丝绸铺,他都要过去问价。
每次从店铺出来,身边的男人脸色都更黑一层。
叶思娴不敢上前劝,只好亦步亦趋跟着,只是两人再无游玩的兴致。
终于回到行宫,赵元汲一进门就怒气冲冲去了书房。
叶思娴有些担忧,连忙跟过去。
“娴娴,朕从未想到还有这样的事”
赵元汲扒拉着随身带来的部分奏折,找到想要的那几本,拎在手里冷冷笑着。
“朕还以为,这江山当真越来越好了”
“江南富庶,北国丰腴,南边儿民风开朗,西边山水悠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方的百姓都能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赵元汲气得脸色铁青。
“原来都在给朕玩儿花样啊!步子迈这么大恨不得一步登天!”
可笑的是,自己的确夸过扬州知州政绩斐然。
他竟没看出这里头的猫腻、
把老百姓敲骨吸髓赚取银钱,扬州城能不富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