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战、广告战等等,厮杀的如胶似漆。
并且小瓶装酒的魅力也被各大酒厂所认可,小李白酒那种打火机打广告的模式。
放到大市场上的报纸、电视广告局面当中,压根就不能被当回事。
酒类市场就是如此残酷,一个套路不可能吃很多年。
消费者永远都是喜新厌旧的。
柴进今天到酒厂里来,是来参加第一步营销商讨大会。
陆陆续续,酒厂里招来了数百人。
车子停在停车场后,有不少人真奇怪的看着他。
谁也不知道这个青年才是他们从未谋面的老板。
张爱明组织了厂里的技术、市场部的负责人在办公室里商讨。
还是元里县的那个模式,几个人办公室里一坐,就开始热烈的讨论。
柴进进来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柴进笑着压了压手:“大家不用管我,你们讨论你们的,我听着就行。”
张爱明开口:“那成,我们继续。”
“郑总,你讲讲你的意见。”
一个中年男人站了起来。
这是深市这边新招的一个营销总经理,叫郑金国。
履历非常丰富,茅台厂出来的,后来去了秦池酒业。
姬长空身边的重臣,也是秦池酒业广告轰炸手笔的方案制定人。
可以说在秦池酒业立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因为一些利益问题,和姬长空最终闹翻。
南下后,冯浩东下边一个高管的引荐下,进了小李白酒厂。
郑金国的套路还是沿用了他在秦池酒业的那套。
第一,打价格战,把成本降低下来。
第二,广告轰炸,投入一千万,数千万,甚至上亿去争夺春晚标王等等。
凯凯而谈,且对自己的方案颇为自信,认为现在的酒类市场只能走这条路。
但很快又有一个叫何庆的人起来反驳。
他反驳的理由是,稻香酒厂一直走的就是经销商口碑路线。
我们应该继续经营,维护这条路。
这人何庆柴进认识,过年时在元里县稻香酒厂见到过,以前是元里县一家国营酒厂负责人。
后来他们酒厂被稻香酒厂整合了,就这样进了稻香酒厂。
做事属于保守派吧。
但郑金国马上站起来反驳:“现在经销商已经被秦池,孔府等酒厂抢跑了,哪里还有你能钻进去的可能。”
“大小李白酒在江南、广省两地还有点口碑,但这种现象能维持多久?”
“各位,我再问一句,稻香酒厂一共有多少个系列的酒?一共又有几个酒类可以让消费者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