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因为其他将领不服。
韩信凭直接被拜为大将军?
韩信一没有战功,二没有名声,又不是刘邦的亲信。
他一步登天,直接超越了刘邦账下所有的功臣,你让其他功臣怎么想?
刘邦手下又不是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
被称为战功第一的曹参,还有刘邦的妹夫樊哙,更有周勃,灌婴,王陵等人。
哪一个不是骁勇善战之辈?
而且这些人从刘邦起兵开始,就一直追随刘邦,他们谁不想成为最高军事统帅?
结果他们勤勤恳恳,生死搏,到头来却让一个外人骑在他们脖子上面,换做是你的话,你能接受吗?
历史上有多少人,就是因为无法接受军功封赏才起了二心!
而刘邦这样的做法,那对这些人简直就是背叛式的打击。
我就问,你如果是刘邦,你怎么能够防范这样的风险?
又怎么能够让这些战功赫赫的将军,心甘情愿的听从韩信的命令!
这件事要是弄不好,那么刘邦手下的大将,有可能就会生有二心。
我就问,这样的风险大不大?
这可是足以动摇全军军心的决策。”
……………………
这!
李隆基直接哑火了。
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汉武帝哈哈大笑。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
“皇帝用一个外戚,那都会被人口诛笔伐的。”
“像刘邦这么提拔韩信,那简直是捅了马蜂窝。”
“这让跟随刘邦的人信念崩塌,要军功还有什么用?跟着刘邦还有什么意义?”
“刘邦说提拔谁就提拔谁,一点道理都没有,那他们何必要打生打死?”
“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刘邦整个团队的人心就散了。”
“这样的风险还不够大吗?”
……………………
李隆基都感觉这里面风险太大了。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他必须要抬杠。
长生殿主李三郎:
“没有那么玄乎吧。”
“军心说散就能散的吗?”
……………
陈通呵呵一笑。
陈通:
“你知道韩信什么时候投靠刘邦的吗?
那是在鸿门宴之后,刘邦被封为汉中王。
那个时候是刘邦最为艰难的时刻,因为鸿门宴事件后,刘邦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别人都觉得刘邦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