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武则天的丞相多达73个岂不是更差劲

作者:黑血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长生殿主李三郎:

“你能要点脸不?”

“你竟然都双标到李隆基的头上了?”

“你也不看看李隆基是谁?”

……………………

众人翻个白眼,你又不是刘邦!

你还真以为双标是你发明的?

而此刻的崇祯则是嘴角狂抽,觉得李渊和曹操过分了。

自挂东南枝:

“我就想知道,凭什么武则天用的丞相越多,反而是好事?”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李隆基的头上,你们就这么喷李隆基呢?”

“咱们做人不能太双标!”

………………

此刻朱棣并没有发表意见,但他心里却有浓浓的不解,这都快把他绕晕了!

所以此刻只能老老实实的在一旁当个吃瓜群众。

而此刻的陈通也忙完了筹划公开课的事宜,看到李老三又上线了,他顿时就战意昂扬。

不把李老三喷到自闭,陈通觉得自己今天一晚上应该睡不着觉!

毕竟这是一个杠精的自我修养。

陈通:

“我来给你解释这个问题吧。

很多人都在说我在针对李隆基,说李隆基时期才用了20多个丞相,而武则天时期却用了70多个丞相。

说我在喷李隆基,却在极力的赞扬武则天。

就说我在双标。

说这话的人,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武则天时期的丞相制度,更不了解李隆基时期干了什么蠢事!

为什么说武则天时期丞相多是好事?

而李隆基时期丞相多是坏事呢?

就因为他们所采取的制度不同。

武则天时期,她采取的丞相制度,我们可以叫做‘群相制度’,就是有很多丞相联合执政。

武则天当时采取是三省6部制,三省就是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丞相。

也就是说武则天时期,丞相最少有三个,但一般情况下丞相有主丞相也有副丞相,那么在武则天时期通常情况下就有6个丞相。

而很多人被武则天破格提拔,授予丞相等同的地位。

那在6个丞相的基础上,又会再多很多丞相。

也就是说,武则天的同一时期,丞相有时候很可能会超过10个。

这就叫:群相制度。

而采取多丞相的制度,丞相之间就会出现利益制衡,他们就无法大权独揽,丞相越多,相权分散的就会越严重!

相权分散了,皇权就集中了。

采取多丞相的制度,其实是古代皇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