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李隆基时期逃税的人竟然高达2700万人4800字

作者:黑血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时候我都痛恨自己,身上有你一身的臭毛病。

不过当李隆基在看到杨玉环的时候,他就想说一句:曹操这爱好,真香!

……………………

崇祯此刻就像一个好学的小学生,努力的吸收着这些大佬的知识,这可是真材实学!

不像那些文臣,总是忽悠他,都什么之乎者也,讲什么仁孝礼善!

这才是真真正正可以用来治国的学问。

自挂东南枝:

“那,这么说,仅仅是从李隆基的制度,就可以推断出李隆基的吏治腐败。”

“那岂不是说,也可以靠着李隆基的制度,就能解释李隆基的经济为什么不行?”

“这是不是太夸张了?”

“我跟大佬的差距有这么大吗?”

………………

杨广,李渊等人满意的点点头,这孩子真是好学!

人虽然蠢萌了点,但这份好学之心,那还是讨人喜欢的,这要是给自己来培养,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不错的君王来。

此刻的杨广等人就起了指点之心,顺便也喷一喷李隆基。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那是肯定的!”

“一个王朝的经济该怎么走,一半是取决于这个王朝基础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就要取决于王朝的宏观经济政策。”

“生产力那是客观因素,受到时代,科技,文化,等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但是宏观经济政策那是可以主动调控的。”

“所以一个王朝的经济是否好,大概率还是要取决于经济政策!”

“如果经济政策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那就会迎来一波经济迅猛的爆发期。”

“如果王朝的经济政策在不断制约生产力的发展,那只会迎来经济的停滞或者倒退,造成大量的经济问题。”

“李隆基之所以成了吃不饱的天子,之后更是为了财富,把罪恶的手伸向了底层百姓,那就在于他找了一群完全不懂经济的人,帮他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一群外行制定规则,那怎么可能有好的结果呢?”

……………………

李隆基此刻就不服了,我这么差劲吗?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都是在胡说八道,李隆基之所以经济不行,那全是武则天时期留下的烂摊子。”

“从武则天时期开始,逃户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才致使李隆基时期收不上税。”

“这就是因为武则天破坏了均田制。”

李隆基此刻毫不犹豫的把锅甩给了武则天。

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洋洋得意,崇祯的下一句话,直接就让李隆基懵逼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