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叫‘租庸调’制度。
三个字和两个字,你们不会数数吗?
这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它是两种税赋制度。”
………………
崇祯此刻这才发现,的确是少了一个字!
他此刻脸修得通红,感觉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尴尬的不行。
自挂东南枝:
“我看的太快了,没注意到!”
“不好意思啊。”
………………
朱棣一拍额头。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你这是赶着去投胎吗?”
“一字之差可是要谬之千里的!”
朱棣此刻真想说一句,你特么的就是在浪费我的感情。
……………………
曹操,刘邦等人都是一拍额头,这租调制度跟租庸调制度名字太像了,一不留神还真会搞错。
尤其是一目十行的时候,直接就会认为是一种制度。
不过聪明人都知道,尽管名字差不多,但你也要看内容啊。
康师傅和康帅傅能一样吗?
你这不是等着被人坑吗?
.............
但此刻的朱温却不那么想,他虽然不懂什么叫租调制度,什么叫租庸调制度。
但他觉得,这能有什么区别呢?
不良人:
“陈通,别给我扯犊子!”
“租调制度和租庸调制度就差了一个字,而且一个是北魏时期的,一个是西魏时期的,北魏下来就是西魏。”
“宇文泰也是北魏的旧臣。”
“这两个制度说不定就是一个制度呀!”
………………
是这样吗?
陈通觉得这些人真是够了,你不能因为两个制度的名字比较像,你就认为这是差不多的。
陈通:
“看来我必须给你讲一讲什么叫做‘租调’制度,什么又是作为‘租庸调’制度!
所谓的租调制度,租就是田租的意思,调就是劳役。
这个制度就是表明了百姓要向王朝交纳田租,并且提供无偿劳役。
这种制度看起来挺不错的,但它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弊端。
那就是在百姓向王朝提供无偿劳役的时候,如果跟农耕时节重叠了之后,那庄稼岂不是要荒废了?
但如果不去劳役,那这就会受到王朝的惩罚!
可以说,租调制度,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的生产。
于是,西魏时期宇文泰成为权臣之后,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