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投向了怀疑的目光,他感觉陈通这次是真的过分了。
怒发冲冠:
“陈通,你怎么越说越反常识了?”
“我感觉越来越听不懂。”
“李隆基和隋文帝有什么不同呢?”
“你这就是双标啊!”
………………
陈通哈哈一笑,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很有兴趣的解释这个问题。
这就是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他必须给大家普及这种辩证思维的方式。
陈通:
“不是说我说的话反常识,而是你被常识骗了!
我给你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有三个人都在干同样一件事,它的性质就一样了?
一个是亿万富翁,一个是996的打工人,一个是流浪的乞丐。
如果他们三个人都去吃同一家路边摊的话,而且点的菜都是一样的,花的钱都是一样的。
你说这是一样的性质吗?
不不不!
那个亿万富翁人家应该叫做体验生活。
而996的打工人呢?这就叫做日常生活。
而这个流浪乞丐呢?这就是奢侈消费呀!
他们是不是在干同一件事?
甚至他们花的钱还是一样的。
可你觉得这三个人做的这同一件事情,它的性质能一样吗?
不一样!
因为他们的身份不一样,成本不一样。
都是以同样的价格抛售了房子和股票,为什么有人赚钱,有人亏钱呢?
不就是他们持有的成本不一样吗?
你能说,性质一样吗?
有人是赚钱,有人亏的裤子都没有了!”
………………
这!
陈通的一句话直接就让这些人懵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
难道这就是常识会欺骗人的逻辑吗?
崇祯挠了挠头。
自挂东南枝:
“我感觉陈通说的有道理。”
“富人吃完了,没啥影响。”
“996的打工人吃完了,他的生活费又消耗一点。”
“这乞丐吃完了,他的财产清零了啊!”
“这怎么看,都不一样。”
...............
吕后,汉武帝,岳飞等人,连连点头。
顺着陈通的思路一想。
这的确是有区别的。
而且又很大的区别!
第一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