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演看着女儿吹弹可破的小脸蛋,高兴得说着。
旋即,他又望着渐渐长大的便宜儿子,不由得拍了拍他的肩膀:“狗子,不错,把你娘照顾的很好。”
“爹,咱们怎么又搬到南京了。”
狗子不悦道:“我刚跟先生学了孟子,还没熟练呢!”
“是啊,当家的,咱们的田地在湖广,再千里迢迢跑到了南京,田地咋办?”
贾王氏也累的够呛,满脸的不解。
“在路上说!”
贾演一手一个包袱,带着几人,离开了码头。
码头两侧,大量的骡车、驴车、马车停靠,就跟人群一样,排成了队伍。
贾演带着一家人,来到了一处骡车,将行李放上,又让婆娘和女儿、儿子坐上,他在一旁走着:
“就晓得你们累,特意雇的骡车。”
说着,他这才满脸兴奋道:“我之所以把你们叫来,就是有好事跟你们说。”
“甚事?”贾王氏问道。
“嘿嘿,陛下为了褒奖我们这些从龙之臣,特地允许咱们入籍南京,也就是说,咱们以后就是京城人士了。”
虽然说几百年来,朝廷籍贯松弛,十年一修成了空话,但京城到底不同,除了达官显贵,普通人很难入籍。
京畿籍贯的优势太多,科举名额,徭役,赋税等等,对于普通人来说,诱惑太大。
“家里那些田地,我已经想好了,如今就每年收租便是,等咱们老了再回去养老……”
狗子听到这,就没了兴致。
他不断的张望着,沿路上的商铺密集,南来北往的行商,操持着各种方言,甚至还有迥异的红毛人。
“爹,那人的毛发怎么是红的?”
狗子大惊,脸色煞白。
“哦,那些啊,他们是弗朗机人,跟和尚道士一样。”
贾演这些时日见多了,也不奇怪。
“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人,就跟那罗刹一样!”贾王氏拍着胸脯,捂住女儿的眼睛,生怕吓到了她。
骡车走了近三个时辰,才堪堪抵达南京外城。
又走了半个时辰,才算是完成任务。
贾演心疼地排出五十个大钱,羡慕道:“有个牲畜,就赚得多。”
抵达了一处较为破旧的屋舍,贾演说道:“外城人少,这房子便宜,就买下了。”
“那得不少钱吧?”贾王氏心疼道,不过对于上下两层楼,极其满意。
虽然破旧了些,但这是南京的房子。
“豫王不是登基了吗?军中每人赏了十两银子,加上前两个月的饷钱,又找同僚借了点,五十两白银买下了。”
“我的天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