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那是谁信谁蠢。
除非是因为政治原因,否则王子别说是与庶民,就算是跟世家子都是不同的。
所以很多阴谋很难直接砸在王子级别的人身上。
尤其是这个王子能干活,能为他的老爹分忧的情况下,除非李泰自己犯错在先,否则想要用正常政斗把李泰搞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长孙无忌已经发现了李泰在内政中一项极强的天赋,那就是懂得光明正大的弄钱,就这本身就能成为李泰最大的价值。
“又是这么强的能力,活脱脱就是二凤第二啊!”长孙无忌看着李泰心中嘀咕了起来。
可以说,长孙无忌是陪着李世民一路走过来的生死之交,知道李世民在军事上的天赋到底是何等的不可思议,甚至让自己有一种霍去病在世的错觉。
而现在看着李泰,一样是李家的嫡次子,一样内政上让别人只能乖乖跟着走的布局能力,这让长孙无忌有种李二内政版的熟悉感。
“先观察观察,他跟承乾都是观音婢的亲儿子,都是我的外甥,还是不参与了!”
长孙无忌思索了一下,到底没有挑明李泰与朝廷政务越来越紧密,到了很多政务想要执行下去,都需要咨询一下李泰的意见,甚至很多计划都是李泰本人制定的政务计划。
这种情况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无可否认这也是对李泰能力的认可。
不论是从无到有的建立高陵,还是当初如同春风化雨的处理了难民事件,现在又一步一步的推行一个个的计划。
可以说,李泰虽然还没直接的进入到朝廷中,但李泰的影响力却已经凸显了出来。
只不过,其他的人都是实干脑,所以都没有注意到这一件事情。
但长孙无忌是政斗脑,虽然有李世民压着,这政斗脑并不显著,但这本能是天生存在的。
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往政斗上脑补绝对是长孙无忌的强项,所以他第一个真正注意到李泰。
不过值得庆幸,靠着长孙皇后的关系,长孙无忌现在也许不会帮助李泰,但也没有要出面打压李泰的意思。
因为对长孙无忌来说,只要是长孙皇后的儿子上位,那么自己长孙家应该都能够保证富贵的延续,所以自己就没有必要去在夺嫡时彰显存在感了。
李靖则继续道:“捕鱼计划还只是在推行中,首先所有船只都还无法离开陆地太远距离。
海洋的风比江上的风要大得多,接下来需要不断更换船支适应海洋。
同时搜索津口到登州的所有海域,确定海上路线,寻找能够登岛栖息的岛屿。
这算是完成了第一部分的计划,在臣看来可能需要三年的时间。”
“那朕就等上一等!”李世民听到李靖的话,倒也不恼怒,反而沉着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