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小师弟应当注意些什么,实在没想到,小师弟今天竟然破天荒的上朝了,实在是令人惊喜啊。”
许青叹了口气道:“我也没想来,这不是被王爷拎过来的嘛,不来不行啊,对了,王爷呢?一开始我还见他坐在陛下旁边来着,怎么打个盹的功夫就不见了?”
刘崇道:“大概半个时辰前,王爷听完了武将的述职之后就回府了,每年都这样,王爷听完武将的述职就走,没变过。”
许青怔了怔问道:“当上王爷就能想不听就不听随时走人了?”
刘崇摇了摇头道:“不,是王爷可以随意抽身走人,但不是当上王爷就可以随便抽身,你瞧瞧那边站着的成王,额头上都出虚汗了,现在还硬撑着呢。”
许青听到这里叹了口气,不是当上王爷就可以想走就走而是贤王可以想走就走。
只因为他手里掌握着这个国家的绝对话语权。
幸好今天早上听了贤王的话,没吃饭也没怎么喝水,要不然的话可就有的受了。
许青真觉得赵国航地该多跟贤王学学,瞧瞧贤王,既不用靠太监也不用靠文臣,一个人就能将整个国家的兵权牢牢握在手中,战斗力还相当有保障。
再瞅瞅赵国那位,太监没少派,冗官没少加,结果呢?
愣是被潜伏起来的明王硬生生给挖走了几十号人,还造起反来了。
赵国这么富的地方交给这种人,真的,纯属浪费。
终于,就在许青快练成站着也能睡着的功夫之时,楚皇终于听完了大朝会上大大小小官员的述职。
许青看了看刘崇问道;“师兄,现在咱们是不是能回去了?”
刘崇点了点头道:“一般是这样的。”
述职完毕之后楚皇却未曾下达退朝的命令,那显然就是不一般的情况了。
只听楚皇继续开口道:“想必诸位卿家也早已知晓,我朝自今年起便开创武举,武举虽是新政虽是我朝首创,但是我大楚却以武立国,尔等切不可有丝毫怠慢!”
朝堂之中的大臣纷纷拱手道:“臣遵旨!”
至于朝堂外从殿前一直排满殿前广场的大臣听不听得到就另当别论了,反正有内侍传达。
但是传达嘛,总会出现些许偏差,尤其是这种大朝会,臣子能排满大殿和殿前广场的那种,由内侍一个一个往下传的,传到最后一个人听到的是什么就不敢保证了。
楚皇继续说道:“科举与武举在我朝同样是一等一的大事,今年是我朝第一次开办武举,各州各府之刺史府尹定要对此拿出十二分的慎重来!”
诸位大臣再次拱手,外面内侍继续传话。
许青接着打盹,说真的现在已经有些遭不住了。
谁知道陛下会忽然在大朝会上说起这武举之事呢?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