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遭遇匪患

作者:炖烂的肉汤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渠。

众人看着这风景不由有些愉悦,特别是李恪,虽然贵为皇子,但是他还是第一次乘船远行。

而秦寿则经常观察两岸的情况,并用小本本记录下来。

期间,李恪总是不经意的来和秦寿套近乎,问问这个,问问那个。

当然,程处弼和长孙涣也有意无意的会多和秦寿说几句话。

“妹夫,我听父亲说,你说这漕运就那么重要吗?”

秦寿闻言不由叹气道:“那是,这漕运太重要了,若是维护得当,让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所有人的日常所需,并且能极大地支撑着整个朝廷的正常运转。”

“三哥,这事儿你可能还不了解,谁让咱家没人在朝堂之上呢!”

“我给你简单讲讲你就明白了!”

李恪眼神不禁炯炯有神的看着秦寿,满怀期待。

而不远处的程处弼和长孙涣也凑近了一些。

“从朝堂来讲,南粮北运,或者通过漕运将粮食转运到大唐各个地区,能使其成为大唐的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

“从军事上说,大唐各地庞大地方驻军、漫长边境线上的防御与进攻、四方征讨的各种战事,这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李恪眼神闪烁,下意识的说道:“军队的武力?”

秦寿摇头,“这所有的基础乃是粮草,在后勤上,打仗打仗,打来打去,还不是钱粮?”

李恪的眼神猛地一缩,心中有些震撼。

打的是钱粮,这是他第一次听说,却让他的心砰砰直跳。

秦寿继续说道:“听说以前运粮都是民夫车推,马车拉,咱们大唐打仗、百姓所食多是陇地,黄河道的粮食,这打仗的时候,这两地能征多少?”

李恪不由发愣,不由摇头。

能征多少,他不知,但是每次很难征倒是真的。

秦寿笑着说道:“有句话叫“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吗?若是能以漕运将江南富庶的粮草运来,那咱大唐的底蕴又如何?那该是多么强大的物质后盾!”

“再说了,漕运在不断开发的同时,也能促进了农业水利的发展。老百姓卖了粮,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人们生活更加富足。”

“于国于民,都算是好事嘛!”

秦寿说完,李恪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己为何苦读兵书,那是因为想夺嫡的话,自己唯有掌握兵权建立功勋,才有那么几分机会,

但是如今秦寿的一番言语,却让他猛然茅塞顿开,自己还有其他选择,比如掌握钱粮之道,比如掌握着漕运之事......

如此,大位未必不可一搏。

程处弼、长孙涣看着秦寿,眼神熠熠生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