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六章 史载的国运之战

作者:半章水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原因,自然是因为后金的存在,如若不然,到时候,就是腹背受敌了。

当然,李修自然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将后背交给漠南蒙古各部,蓟镇铁骑早已在徐枫的率领下出关,与蓟镇边疆归附大明的蒙古各部合兵一处。

在李修这主力还未彻底参战之前,就已经与漠南蒙古交战,牵扯住了漠南蒙古联军的主力。

如此,李修才得以从容跨过漠南草原,扫平漠北隐忧,再携大胜之势,兵临漠南,两面夹击漠南蒙古联军!

而就以如今的蒙古形势而言,蒙古草原的军事政治中心,亦是早已从漠北,转移到了漠南。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局限性,虽能征善战,但,却对农耕民族,有着必不可少的依赖性。

当然,最重要的便是,随着后金的崛起,漠南蒙古,夹在大明与后金中间,亦是成了两方皆需要拉拢的对象,如此,在这香饽饽的日子里,漠南蒙古的实力,亦是飞速扩充。

而随着努尔哈赤出兵,将原本名义上的蒙古之主林丹汗赶出漠南,漠南蒙古,亦是彻底倒向了后金。

如此,借着后金对大明的渗透渠道,漠南蒙古各部,实力亦是在一次次走私之中,飞速的扩充提升着。

尤其是其中早早便倒向后金的科尔沁部这些后金忠犬,实力更是不可小觑。

故而,尽管目前后金尚未派出支援大军,漠南各部联合,实力亦是一点都不弱丝毫。

漠南蒙古十六部,草原民族,本就是人人皆兵,在此等生死存亡之际,在后金的奔走联络下,亦是很快就拉出了一支多达十数万的大军。

在这等悬殊的兵力差距之下,兴冲冲率军出关的徐枫,亦是一个头两个大,唯一庆幸的便是,战场距离蓟镇,尚且不远,有个稳定的后方同时,蓟镇尚有数万大军,亦是能随时给予此必要的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在这般悬殊的军力差距之下,死死的缠住漠南蒙古十数万大军,完成李修交给他的既定战略规划。

战争便是如此,一环扣一环,每一环,皆是有着属于它的作用,一环缺失,便会立马影响到全局。

这也是李修为何弄出这般大阵仗,却从不奢望什么一战功成的原因。

他敢跨过漠南,将后背丢给漠南蒙古,是他自信,二娃子必定会严格执行他的军令,会死死缠住漠南蒙古,纵使二娃子缠不住所有,也能牵扯住漠南蒙古的绝大部分力量,剩下的背刺,他也有余力,也有能力轻易挡住!

但……

一旦战争规模彻底扩大,让他把战争的一环,扣在辽镇,扣在东江之上……

他能确定,袁崇焕,辽东将门,毛文龙,东江兵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执行他的命令嘛……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不弄出什么幺蛾子,不拖后腿,估计就算是最理想的情况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