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产业链技术确实能生产高端芯片,但是繁星那边的芯片设计软件都是用自由联邦的,这种软件一禁,之前设计的半成品高端软件都不能用了,一切都回到零。
然后繁星这边的芯片设计公司和单位瞬间麻爪。
但是不得不说,连繁星方面都承认自由联邦的计策是对的。
现在可不像几十年前双方都不了解彼此的时候,那时候自由联邦一个现成的科技扔过来,繁星马上就丢下自己在研的类似科技拿起现成的用了。
当然,主要也是那时候没钱,玩不起高端的科研。
自由联邦也看花了眼,以为繁星也很好控制的样子,没想到繁星是全都要,并且快速的增长到了世界前三。
现在自由联邦知道繁星的目标很明确,并且一直在前进,繁星也知道不能把自由联邦想的太好,已经放弃幻想了。
自由联邦知道繁星肯定会研发核心技术,所以也不搞什么开放成熟技术摧垮刚成型技术的事了,那样容易被繁星吃到好处,同时用利润加速核心技术的发展,而是选择了直接断供。
虽然繁星会在几年后研发出高端核心技术,但自由联邦就是要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差,然后凭借自己本来就高一层的技术实力更上一层楼。
这样繁星就永远跟不上它了。
不过……他们的计划也有漏洞。
断供是可以延缓繁星的发展速度,但他们这边的进度也没办法跟计划的一样快。
要想快速的更上一层楼,当然是要参考当初的载人登月计划,搞出具有自由联邦特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
也就是每年花费当年全部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20%,然后邀请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执行某一项高端的综合技术工程。
这种战略工程虽然当时的耗费巨大,但是成功之后得到的好处也巨大,那就是可以带着几乎所有行业的技术水平飞速发展。
但现在他们经过了自查,发现国家各方面的“脱实向虚”业务都进行的……太特么好了!
好到再想进行当年那种政府挂帅的战略级综合技术工程有点难。
都知道金融赚钱快,谁还苦哈哈的去搞基础研究和实业制造啊。
很多数学界的优秀人才都进入金融一条街了。
金融主要也是数字的游戏,于是很多公司就收集大量的市场数据,然后请数学家建造一个模型,主要用来分析市场和交易规则,模型采用的参考数据很广阔。
而且很多工厂都搬到国外去了,他们想要搞战略级综合技术工程肯定得在本国的国土上搞,这种时候“盟友”跟“友商”一样,并不是那么可靠。
但很多相关工厂并不想搬回去。
自由联邦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太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