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暴躁的超级燃料

作者:大脸猫脸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度都是大约800kg每立方米,液氧更是达到了约1140kg每立方米。

液氢的密度不到别人的十分之一!

所以要装下足够火箭飞行用的液氢,就需要很大、很大、很大的液氢罐。

于是用液氢液氧当做主动力的火箭都有一个特色——胖!

比如用液氢液氧做芯级动力的长征5号就收获了“胖五”的绰号。

相对于比例奇葩的液氢液氧,液氧煤油就和谐多了,所以它们是液体火箭现在用的最多的推进剂。

液氧煤油便宜实惠性价比高,也就是性能要差不少,理论真空比冲接近360s,海平面比冲更是只有300s。

好在人家的好处就是协调。

首先煤油的储存温度接近液氧,两者基本可以共用同一套保温系统,而且它的密度大,比液氢不知道高哪去了。

所以液氧煤油火箭都比较苗条。

但是液氧煤油火箭的性能与煤油品质有关,煤油含碳量比较高,导致发动机积碳会很严重,不太利于发动机的复用。

不过它相比于液氢便宜得多,所以煤油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而且用高品质的煤油就能减轻积碳现象,猎隼火箭就是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搞得复用。

所以现在的一些火箭就是一级的助推用液氧煤油,简单粗暴便宜好用,二级以上的火箭用液氢液氧,比冲高利于减重,可以把更重的设备送到更高更远的地方。

还有就是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也就是传说中的毒发,有剧毒。

它们的理论真空比冲为343s,海平面比冲为292s,比煤油还低。

但是……人家是常温燃料,各方面的要求都不高,比煤油还简单粗暴好用,早期条件不好的火箭最爱用。

目前还有一种“新型”燃料,就是液氧甲烷。

它们算是液氧煤油的进化版,甲烷相对于煤油的积碳问题可以大幅改善,存储条件也比液氢好得多。

理论上真空比冲接近370s,海平面比冲310s,比煤油略强。

目前各国都在搞甲烷机,但是至今还没有使用液氧甲烷做主动力的大型火箭服役,算是未来发展的思路之一,估摸着不久之后会有甲烷火箭起飞……

大概。

毕竟航天领域的事,鸽是常态。

不过这个“未来”大概没有李未来牛批,他拿出的金属氢绝对属于砸场子的存在。

固态金属氢的密度极大,基本上可以达到1000kg每立方米,比液氧稍微低一点,但是它的比冲却接近1700s!

体积小,比冲又高的离谱,证明它的单位体积能量极高。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作为火箭燃料,每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