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未来,使用纳米技术的“微型卫星”将布满天空。
这种卫星比麻雀略大,重量不足0.1千克,各种部件全部用纳米材料制造,采用最先进的微机电一体化集成技术整合,具有可重组性和再生性,成本低,质量好,可靠性强。
然后是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形如蚊子的“微型导弹”。
它们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目标内部,然后攻击其关键节点,只要破坏的地方足够关键,就能一发瘫痪敌方坦克、飞机、指挥部和弹药库等。
谷薶
还有如同苍蝇般大小的“袖珍飞行器”,可携带各种探测设备, 具有信息处理、导航和通信能力。
其主要功能是秘密部署到敌方信息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内部或附近,监视敌方情况。
另外就是通过声波控制的“微型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比蚂蚁还要小, 但具有惊人的破坏力,它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钻进敌方武器装备中,长期潜伏下来。
所有这些纳米武器组配起来,就建成了一支独具一格的“微型军团”,单独的时候不起眼,可一旦联合起来行动,破坏力将惊天动地,而且非常难以察觉。
这方面的技术,值得投入更多的资源。
然后就是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是利用加速器把质子和中子等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并通过电极或磁集束形成非常细的粒子束流发射出去,用于轰击目标。
比如击毁卫星和来袭的洲际弹道导弹。
即使不能直接摧毁核弹头,粒子束产生的强大电磁场脉冲热也会把导弹的电子设备烧毁,或利用目标周围发生的γ射线和x射线使目标的电子设备失效或受到破坏。
带电粒子束武器通常在大气层内使用,而中性粒子束武器在大气层外使用,主要用于拦截助推段和中段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
并且这都是经过验证的。
联邦很早的时候就建立了开发粒子束武器的“跷板计划”,研究用带电粒子束拦截导弹的核弹头。
经过大量实验,确定粒子束武器的潜在用途是拦截导弹、攻击卫星以及在敌防区外实施扫雷等。
只是产生粒子束的方法是利用线性电磁感应加速器,但由于加速器太笨重,无法投入战场使用。
可粒子束武器正好克制假想敌的超级导弹,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大力支持,投入的资源越多,研发的进度就越快。
然后就是隐身武器,这也能克制假想敌的超级导弹。
正在秘密研制中的隐形武器有隐形飞机、隐形导弹、隐形舰船、隐形水雷、隐形坦克等,未来隐形武器将朝着多兵种、全方位、更隐蔽的方向发展。
等离子体隐形技术是兴起的新技术,其优越性在于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