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星舰首飞和充气太空舱

作者:大脸猫脸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飞行之后,繁星那三位在月球出差半年的航天员终于回到地球了。

他们乘坐载满了第二批月球样本的奔月飞船和新载人飞船组合体进入地球轨道,两者分离,奔月飞船停靠在繁星空间站上,新载人飞船则一头扎进了地球大气层。

新载人飞船进入大气层之后完美开伞,之后稳稳的立在了东风着陆场上,而搜寻人员就在旁边,马上开着直升机降落下去,开始协助航天员们出舱。

这次飞行大概就是新载人飞船的最后一次飞行了。

本来作为繁星新一代的载人飞船,它身上有很多重担,只不过随着实用科技的出现,它的任务就渐渐被覆盖了。

不过这也代表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之后几天从月球返回的航天员会全面的检查身体,然后进行恢复训练,顺便把在月球生活和工作的经验传授给第二批登月航天员。

1月底,第二批航天员乘坐特意推迟一周商业飞行的木鸢号去太空, 然后跟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一块往奔月飞船里搬运补给, 同时也把奔月飞船里的月球样本搬到木鸢号里。

6名航天员已经可以组个“流水线”了,所以不用“飞来飞去”,只需要站成一条直线,然后轻轻把东西朝下一个人推过去就可以了。

也就是在奔月飞船和木鸢号里的航天员稍微忙活一些。

等处理完这些东西,木鸢号载着第二批月球样本回地球,奔月飞船则是载着补给和新一批登月航天员去月球。

往后,繁星往返地月系统之间的活就归奔月飞船了。

而之后木鸢号修整完毕要搭载的商业乘客就高兴了,因为在他们之前,木鸢号搭载的登月航天员和月球样本!

到了2月,或许普通人不敏感,但是航天爱好者们却发现全世界,尤其是繁星和联邦两国的航天发射愈发频繁了。

那些能吸引国际目光的大任务就不说了,随着小型火箭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种私营航天公司跟雨后春笋一样出现。

尤其是实用科技非常喜欢外放技术,全世界都有技术合作商。

只要不是跟联邦牵扯太深的公司,都愿意用它的技术。

而它的航天技术又是全球第一,随便放出去一些就能搞个小航天公司,虽然大的东西没办法发射,但也足以让某些条件不足的国家发展自己的航天产业。

再加上现在的小卫星技术发展也很快,如果没有太多的要求,性能也够用,所以小国的航天产业飞速发展。

小国都这样了,那大国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有雄厚的航天技术,技术外放之后分分钟搞起一堆航天公司。

毕竟实用科技外放了技术,你想用一用,那你就得有能看懂的航天人才。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大型发射任务,以及执行大型发射任务的大火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