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另外的战场

作者:大脸猫脸大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自诞生以来就是奔着宣扬普世精神、重建秩序的名头而去的,这就更让那些从出生就被灌输了自由理念的嗨皮了。

而好玩的是,这个理念原来是联邦用来对付其他国家的。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ngo的越发壮大乃至野蛮发展,人们发现,原来现实终归是现实,从屠龙勇士到恶龙……只是一线之差。

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的ngo成立的初衷都是好的。

在成立初期,也真的是在用爱发电,诠释了志愿精神。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可敬的。

但像ngo所宣扬的“不带立场”、“非营利性质”,本就是一个虚假概念。

首先先明确一点,所谓的“非营利”,不是真的一分钱都不赚,而是,不以赚钱为目的。

就是说,该赚的钱,还是要赚的,尤其是机构壮大了之后。

以前几个人还能说用爱发电,但真的到了几十人、几百人的规模,总不可能要求大家都不吃饭吧?

机构运行的成本、员工工资、宣传费用等等,真要算起来,哪哪都是钱。

甚至要去帮助人,有时候还得往外倒贴钱,要不然谁听你的?

除非创始人们真的能够沉得住气,一辈子圈地自萌,否则,只要是想发展壮大,ngo就不可避免地走上和利益挂钩的道路。

最常见的就是……找金主。

就拿bci来说,这个组织虽然名叫“更优质的棉花”,但干的事情和提高棉花质量无关。

而是用更好的方式来生产棉花,比如提高棉农待遇、防止雇佣童工,以及棉花生产带来的污染等等。

这个组织成立十几年了,一直不温不火,在国际上也没什么影响力,但前几年突然来了个咸鱼翻身,不但进军全球,更在两年之内获得了占全球棉花份额19%的会员数量。

一下子就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业界大佬。

不但如此,每个加入bci的会员,从棉农、纱线商、棉布商到终端服装品牌等,都要缴纳不菲的会费,以获得bci的认证,来证明“你们所用的棉花,都是符合政治正确的”。

就是这个组织,不经过任何调查,直接就说繁星的棉花不政治正确,让大家都不要用。

结果很多外国大品牌就不用了。

按理说这么一个没啥实际作用,只剩下个名头好听的组织,凭啥能够这么横?

究其原因,那就是前几年它们获得了来自联邦国际开发署的赞助。

说穿了就是找到靠山了。

联邦国际开发署这玩意儿不但隶属于联邦政府,国际声誉还不怎么好,最擅长的就是通过资助各种非政府组织,影响行业规则,顺便干涉别国政治。

bci背靠自由联邦获得赞助壮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