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高压压气机

作者:不吃小南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刘建昆想着。

实际上,赵奕根本没有意识到研发基地的重要性,或者说他不需要大型研发基地。

大型研发基地就是把所有的相关的研发组放在一起,各个研发组独立工作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项目负责人主要工作并不是做研发,而是协调各个研发组的工作,让所有研发组以及研发出的部件,统一在一起制造出最终的成品,也就是航空发动机。

但是赵奕根本不需要‘协调’。

哪怕手下有一大堆的研发组,并拿出各种各样的成果,他可以使用《监察律》,轻松的把成果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另外,赵奕自觉有些像孔明。

事必躬亲!

在发动机每一项重要技术和设计上,他都打算一过问一遍,然后做出适合的完善,就可以把它们统一在一起,就是发动机最终的设计了。

只要有了完善的设计,再让工厂制造出设计中的产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这一步就是结束。

像是昆仑发动机花费好几年进行调试,还是小问题不断的情况,到他这里根本不可能出现,他能第一时间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这个过程中,赵奕最担心的反倒是工厂制造问题,国内的高端制造还是差一些。

如果有设计,但没有相应的制造技术,就无法制造出设计中的部件,最少性能会出现一定的差距,其他部件也要跟着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这一步才是最消耗时间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所率领的研发组,技术研发上不会出问题。

……

经费有了。

申请新的研发组通过了。

接下来赵奕就开始扩张研发组,也就找人加入到他的研发团队,首先被邀请进来的就是张洪涛和李荣茂,“你们负责材料组。”

张洪涛倒是还好一些,他早就知道赵奕在研究发动机,只是惊讶于赵奕‘独立’带队做研发,等于说撇开了昆仑发动机组。

“张刚川大概心情会不美丽吧?”张洪涛想到了自己的本家,表情有那么点幸灾乐祸。

李荣茂有点懵。

昆仑发动机二组?我加入其中的材料组?负责航空发动机有关的材料问题?

“这个胆子有点重啊!”李荣茂顿时感觉到了压力,他不是没做过大型材料项目,但发动机组的材料组,就只有他和张洪涛两个人,上面连个领队都没有,他等于负责半个部门?

接下来赵奕邀请的就是袁海涛的团队。

周庆、薛凤革都被邀请加入进来,他们依旧是作为技术员,不参与设计研发,但要负责和航空集团派过来的对接团队打交道,并直接到相关的工厂,监督研发设计的新部件制造过程,以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